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原所長張雲(yun) 28日在北京表示,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中央政府及西藏自治區政府對西藏民眾(zhong) 的宗教信仰自由充分保障,寺廟和僧尼的修行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當天,中國記協舉(ju) 辦新聞茶座,邀請張雲(yun) 從(cong) 社會(hui) 製度變化、經濟發展、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角度分享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來的發展與(yu) 變遷,並同境內(nei) 外記者交流。
談及關(guan) 於(yu) 西藏宗教信仰議題,張雲(yun) 表示,從(cong) 曆史及國家政策兩(liang) 個(ge) 維度上看,當前西藏民眾(zhong) 的宗教信仰是非常自由的。西藏和平解放前及民主改革尚未完成前,當地民眾(zhong) 雖普遍信仰宗教,卻沒有自由選擇宗教信仰的權利。西藏民主改革後,人們(men) 不再從(cong) 出生便被要求信仰宗教,而是有了選擇宗教信仰的權利,這才實現真正的自由。
國家的政策和法律也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給予充分保障。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先後將布達拉宮和大昭寺、紮什倫(lun) 布寺等著名宗教活動場所列為(wei) 全國或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這些文物古跡進行維修保護,對西藏其他寺廟和僧尼的修行環境也做了大量改善。
有記者問如何看待“藏傳(chuan) 佛教漢化”時,張雲(yun) 糾正說:“您說的應該是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中國化’並不是‘漢化’。”
他解釋,這裏的“中國化”包括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要與(yu) 時俱進。宗教發展過程中會(hui) 經曆本土化和與(yu) 時俱進的過程,拋棄不合時宜的東(dong) 西、補充新內(nei) 容。當前中國佛教與(yu) 古印度宗教、日韓等地的佛教都存在差異就充分說明這一點。二是要與(yu) 中國的社會(hui) 製度相適應。宗教服務民眾(zhong) ,必然要跟社會(hui) 製度相適應,這對藏傳(chuan) 佛教來說也是如何更好發揮社會(hui) 作用、贏得民眾(zhong) 支持的契機。
張雲(yun) 表示,藏傳(chuan) 佛教與(yu) 漢傳(chuan) 佛教、南傳(chuan) 佛教都是中國佛教的組成部分。藏傳(chuan) 佛教本身就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佛教自古印度及內(nei) 地傳(chuan) 入西藏後,與(yu) 當地文化融合後發展形成的。
張雲(yun) 指出,一段時間以來,西藏宗教信仰議題被境外勢力頻繁炒作。美國此前通過所謂“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就是完全錯誤的做法,中方也堅決(jue) 反對。中國宗教是中國的社會(hui) 事務,美國插手既不符合曆史傳(chuan) 統,也不符合宗教規矩,隻會(hui) 帶來負麵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