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傳(chuan) 來多項喜訊:2012-2020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63元增加至41156元,累計增加22793元,年均增長10.6%,高於(yu) 全國2.9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8元增加至14598元,累計增加8900元,年均增長12.5%,高於(yu) 全國3.1個(ge) 百分點。2015-2020年,西藏城鎮、農(nong) 村居民、全體(ti) 居民收入增速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
這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區黨(dang) 委、政府團結帶領西藏全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艱苦奮鬥、頑強拚搏,創下的又一項亮眼的成績。
數據顯示,2012-2020年,西藏城鎮居民收入位次快速提升,連續超越18個(ge) 省份,由第29位提升至11位;農(nong) 村居民收入位次穩步提升,連續超越5個(ge) 省份,由第28位提升至23位。西藏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51.9%提高至2020年的67.6%,上升15.7個(ge) 百分點。
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名列前茅的同時,西藏城鄉(xiang) 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近年來,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快於(yu) 城鎮居民,2013-2020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5%,高於(yu) 城鎮居民1.9個(ge) 百分點。2020年,西藏城鎮、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wei) 2.82∶1,比2012年下降了0.40。
此外,隨著收入的迅速增長,西藏農(nong) 村居民收支結構也不斷改善,居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在穩步提升。2020年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917元,比2012年增長2.0倍,年均增長14.7%。
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群眾(zhong) 旺加,利用多年務工經驗率先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並於(yu) 2019年組建了秋木鄉(xiang) 敏果普村荀旺勞務合作社,帶領40餘(yu) 名群眾(zhong) 實現勞務收入100餘(yu) 萬(wan) 元,年人均收入達2.5萬(wan) 元。他說:“這些年,我們(men) 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越來越多,勤勞的雙手加上敢想敢幹,誰都可以增收致富。”
自主創業(ye) 、區外就業(ye) 、組建勞務合作社、積極參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新時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對於(yu) 更好增加收入來源有了更多新想法、新行動。
國家統計局西藏調查總隊黨(dang) 組成員、紀檢組長才讓紮西介紹,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xiang) 居民增收問題,從(cong) 推出具體(ti) 增收舉(ju) 措、出台政策鼓勵創業(ye) 創新、多渠道促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等多方麵加大對居民增收調度調控力度,在全區各級黨(dang) 委政府積極推動下,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帶動全區居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長。此外,隨著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民族手工業(ye) 等西藏特色產(chan) 業(ye) 建設的初見成效,農(nong) 牧民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增收基礎進一步夯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