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從曆史走向未來——拉薩八廓街見聞

發布時間: 2021-08-23 08:45:00 來源: 新華網

  清晨的拉薩八廓街,青磚斑駁,街巷寧靜,空氣中彌漫著甜茶的香氣。

  八廓街是古城拉薩千年跳動的脈搏。以八廓街為(wei) 核心的八廓古城,總麵積1.33平方公裏,是拉薩城的發源地。

  公元7世紀,藏王鬆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修建小昭寺和大昭寺。經年累月,人們(men) 以大昭寺為(wei) 中心順時針轉經繞圈,逐漸踏出了一條環繞大昭寺的小徑。

  大昭寺周邊隨之形成了集文化、商貿、宗教、居住等多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區域,這便是最初八廓古城的模樣。

  八廓街是我國首批曆史文化名街,大昭寺是世界文化遺產(chan) 布達拉宮的拓展項目。

  八廓街因寺而成,因文化而盛名,因曆史而厚重,因保護而繁盛。

  八廓街很短。全街呈不規則的圓形,周長約1000米;沿線分布400餘(yu) 家大小商場店鋪、5座寺廟、25個(ge) 大小居民院。

  八廓街很長。因為(wei) 走進八廓街,便走進了千年曆史。


鳥瞰拉薩八廓街(2019年8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八廓街轉經道入口處,矗立著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的唐蕃會(hui) 盟碑。

  史料記載,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達成會(hui) 盟。公元823年,唐蕃將盟文用漢藏兩(liang) 種文字刻石立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yu) 大蕃聖神讚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yu) 碑也。”

  2013年,唐蕃會(hui) 盟碑修複工程正式啟動,拆除了圍牆,用玻璃罩等設施保護古碑碑身,方便參觀者欣賞。

  從(cong) 唐蕃會(hui) 盟碑向前走數十步,便是緊鄰八廓街的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

  這是一座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的藏式三層院落,陳列館總占地麵積2700多平方米。清朝中央政府於(yu) 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設立第一座駐藏大臣衙門。在此後的近兩(liang) 個(ge) 世紀中,一百多位駐藏大臣抵藏。

  步入館內(nei) ,清政府駐藏大臣治藏專(zhuan) 題展、駐藏大臣詩詞書(shu) 畫生活展、民國中央政府治藏專(zhuan) 題展、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藏新紀元展等詳實的史料呈現在眼前。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一卷卷書(shu) 畫作品,向參觀者清晰地展示著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上半年,參觀的遊客數量達到45萬(wan) 人次。”陳列館工作人員介紹。

  八廓街承載和彰顯著藏漢民族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來自四川的遊客蔡女士說:“來八廓街旅遊,帶孩子們(men) 來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看看,讓他們(men) 了解祖國的曆史。同時,通過感受西藏發展現況,讓他們(men) 知道祖國疆域的遼闊富饒,在耳濡目染中樹立正確的國家觀。”

  走進八廓街,能夠切身感受到曆史和未來。

  八廓古城區內(nei) 現有56座古建大院,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10處。古城區內(nei) 居住著以藏族為(wei) 主的藏、漢、回、門巴等20多個(ge) 民族的7.1萬(wan) 餘(yu) 人。千百年來,各民族在這裏美美與(yu) 共、和合共生,積澱了豐(feng) 富的民族文化遺產(chan) ,創造了豐(feng) 厚的文明成果。

  如今,八廓古城35條四通八達的街巷中,分布著各族百姓經營的商業(ye) 網點4195家,售賣商品8000多種。

  厚重、多彩、和諧的文化氛圍,也讓八廓古城成為(wei) 很多文藝創作者的聚集地。陝西姑娘劉珊在八廓街附近經營著一家原創飾品店,她的作品以西藏厚重的人文曆史為(wei) 底色,將各民族藝術風格、時尚元素融入其中,“八廓街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這裏的曆史、風景與(yu) 人能給予我無限的創作靈感。”

  2013年10月,西藏頒布實施了《拉薩市老城區保護條例》。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黨(dang) 和國家投入資金17.87億(yi) 元,先後實施了四次古城保護工程,使古城基礎設施、居民居住環境、古城特色風貌和曆史文化街區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升,古城文化魅力和曆史文化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