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程序醫生的西藏情緣

發布時間: 2021-08-29 11:33: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1年夏季,又一批組團式醫療援藏的醫生離開西藏回到了各自的崗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北大運動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程序就是他們(men) 當中的一員。  


程序醫生和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一道開展肩袖撕裂鏡下手術。中國日報達窮攝

  對於(yu) 從(cong) 未到過西藏的人來說,西藏一直是一個(ge) 神秘而又令人生畏的地方,對於(yu) 程序醫生也是如此。早在高中時代,鄭鈞的一首《回到拉薩》使年輕的程序心中對西藏充滿了好奇與(yu) 向往,湛藍的天空、聖潔的雪山、如玉的湖泊、威嚴(yan) 的廟宇,以及歡歌笑語的男男女女,無一不讓他神而往之。但是,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又讓他對高原反應敬畏有加。

  程序醫生有生以來第一次進藏是在2018年下半年。當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援藏專(zhuan) 家王成邀請他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會(hui) 診患者。在前期溝通的過程中,每次與(yu) 王成教授通話都能感受到他沉重的喘息,這給程序的第一次西藏行增加了一絲(si) 忐忑。

  經過幾番交流,確認患者手術指征以及身體(ti) 情況後,程序終於(yu) 迎來了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的日子。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第一次感受到西藏熱情的陽光,第一次接過潔白的哈達,他對於(yu) 高反的擔憂一掃而光。這一次,為(wei) 了防止疲勞導致高反,手術都是在吸氧的狀態下進行的。手術很順利,當時做了在關(guan) 節鏡下肩袖撕裂的修複術,其中還包括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手術結束後他才了解到,這居然是西藏自治區首例上肢微創手術。在關(guan) 節鏡已經成為(wei) 常規診療手段的今天,這確實讓他難以置信。在他的印象裏,西藏的醫療水平相對於(yu) 內(nei) 地是落後的,但是,在各級政府的不斷支持和一代代醫務工作者的努力下醫療條件不斷在改善,沒有想到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第一次西藏之行,他和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的秦桂蘭(lan) 主任醫師等西藏同行結下了不解之緣,西藏同行的真誠、熱情和執著使他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也使他感受到西藏骨科醫生對先進手術技術的渴望與(yu) 執著。“秦桂蘭(lan) 大姐是一位和藹熱情的女骨科醫生。這位主要以上肢創傷(shang) 為(wei) 主要專(zhuan) 業(ye) 的老大姐,工作異常努力認真,對我照顧有加。由於(yu) 生產(chan) 勞動和生活習(xi) 慣,肩袖撕裂在西藏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而相應的鏡下修複手術有待提高和拓展。這使我有了無盡的動力,使我有了盡我所能幫助西藏患者的決(jue) 心。”程序說。

  有了第一次進藏會(hui) 診的經曆,程序醫生對高原特殊地理環境的畏懼漸漸淡去,感覺自己的身體(ti) 還是很適應高原環境的。第二次上高原進行手術是在2018年11月份,當時的拉薩已是一番初冬景象,與(yu) 初秋景象完全不同,能夠感受到逐漸安靜的拉薩在慢慢等待寒冬將至的那份坦然。這次手術的患者中,66歲的女患者米瑪,由於(yu) 嚴(yan) 重的左岡(gang) 上肌損傷(shang) 、左肩滑膜炎鬆解導致的活動障礙已經很多年不能用左手梳頭洗臉了,這些對於(yu) 正常人再普通不過的動作,對於(yu) 米瑪來說都是奢望。病人通過秦大夫得知這個(ge) 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後,她來到拉薩接受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功能恢複良好,米瑪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當我帶上潔白的哈達,治愈的患者向我鞠躬並真誠地反複地說著‘圖吉齊’(藏語,意為(wei) 謝謝)時,我深感一名醫生的責任感,這是性命相托,健康所係的另一視角的注釋。”

  前兩(liang) 次的順利使程序醫生對西藏的高海拔漸漸放鬆了警惕。但是,第三次進藏,高原環境就給程序醫生上了一課。那是在2019年的1月,北京正值隆冬季節,在出發前一天就覺得喉嚨略有不適。經驗告訴他,這可能是因為(wei) 最近一段時期忙碌勞累所致,加上前兩(liang) 次進藏並未感受到高原反應的不適,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來到拉薩連續做了2天手術。就在第二天手術的時候,他感到全身乏力酸痛,這是發熱表現。終於(yu) 到了最後一台手術了,此時的他已經連話都沒力氣說了。周圍的醫護人員都勸他別做了,身體(ti) 要緊,手術可以以後慢慢做。可是,他知道這名患者是一名來自牧區的,而且病痛已經忍受很久了,慕名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診治。如果這次不做,不知道又要等待多久才能有機會(hui) 接受治療。於(yu) 是他決(jue) 定無論如何也要完成這台手術。“隻要有氧吸,我就不怕”他這樣對自己說。在晚上十一點左右,這台關(guan) 節鏡下肩袖修複手術順利完成,回到酒店已是午夜十二點半。“對於(yu) 高原上發燒感冒,我也有些後怕,作為(wei) 一名醫生自然明白低壓缺氧環境下超負荷勞作的後果。但是,同時想到接受手術的患者,心裏卻有了一份安慰。”

  2020年對於(yu) 全世界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這一年對於(yu) 程序醫生來說也是極其難忘的。3月份,由於(yu) 意外,他左足骰骨第2、3、4蹠骨頭骨折,需要石膏固定6周。5月,醫院發布了組團式援藏工作的報名通知。這又勾起了他在雪域高原的無限遐思。雖然這時候他才剛剛扔掉手杖,但是想到7月底出發,他還是有時間恢複到正常活動的,於(yu) 是,他第一時間主動報了名。

  雖然曾經幾次到過拉薩,但是那都是短期停留,這次需要在高原工作1年時間,對於(yu) 自己的身體(ti) 狀況還是有一些擔憂的。經過了詳細的身體(ti) 檢查,與(yu) 家人溝通得到支持,在2020年7月31日,他再一次來到了拉薩,成為(wei) 一名組團式醫療援藏的醫生。到拉薩開始工作後,才發現自己嚴(yan) 重低估了高原的影響。之前,都是短時間上高原,還沒有來得及感受到不適就回北京了。但是,這次是長時間居住工作在高原,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首先是門診,由於(yu) 運動醫學的患者都需要查體(ti) ,查體(ti) 是個(ge) 體(ti) 力活,在門診經常一套查體(ti) 下來,氣喘籲籲,要坐到椅子上喘上一會(hui) 兒(er) 才能開始和患者交流病情。查房和講課,經常需要中間停下來大口呼吸才能繼續。手術更是體(ti) 力活,一台手術下來往往出了幾身汗。就在這樣一種狀態下他和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同事一道完成了西藏自治區第一例全關(guan) 節鏡下冠突骨折複位固定術,這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手術。

  隨著工作的逐步開展,手術也逐漸多了起來。逐漸開展了關(guan) 節鏡下肩袖修複術等手術。但是,他的身體(ti) 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九月下旬,在連續完成三例關(guan) 節鏡下巨大肩袖撕裂修複手術後,開始出現了劇烈的腰痛,進而發生了右側(ce) 下肢的串痛串麻的神經刺激症狀。核磁檢查顯示腰5骶1腰椎間盤脫出。經過了1個(ge) 多月的保守治療,最終還是選擇了手術治療。

  手術後才三周時間,程序就回到拉薩重新開始工作。逐步開展了關(guan) 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交叉韌帶重建術,關(guan) 節鏡下外側(ce) 支持帶鬆解內(nei) 側(ce) 支持帶緊縮術,髕骨內(nei) 側(ce) 支持帶重建術,關(guan) 節鏡下前交叉韌帶下止點固定術,關(guan) 節鏡下Bankart修複術等一係列運動醫學手術。

  2021年5月,一個(ge) 藏族小夥(huo) 子住到了病房裏,他的左側(ce) 肘關(guan) 節因為(wei) 外傷(shang) 導致了脫位,但是因為(wei) 就醫不及時,收入醫院的時候已經是2個(ge) 月的陳舊的肘關(guan) 節脫位了。他的肘關(guan) 節不能活動,這種損傷(shang) 既往的治療一般是鬆解後是石膏固定1個(ge) 月,這是因為(wei) 鬆解關(guan) 節複位後,關(guan) 節周圍的軟組織被廣泛鬆解,如果不進行固定,會(hui) 造成肘關(guan) 節的術後不穩定。但是,石膏固定一個(ge) 月又會(hui) 造成新的粘連僵硬。現在新的技術往往使用鉸鏈肘關(guan) 節外固定架,這樣既能保證廣泛鬆解後的穩定性,又能保證其早期活動,並且在活動的同時保證肘關(guan) 節正常的對位關(guan) 係。這也是西藏自治區首例使用鉸鏈肘關(guan) 節外固定架治療陳舊性肘關(guan) 節脫位。

  患者米瑪倉(cang) 卻,從(cong) 日喀則專(zhuan) 程趕到程序醫生的門診就診,問診查體(ti) 並結合影像學結果後,確診為(wei) 陳舊髁間脊撕脫骨折。這個(ge) 診斷本身並不複雜,但是讓程序醫生感到意外的是她已經受傷(shang) 近9年了。看過一些醫院和醫生,都說不需要治療或者沒有辦法治療。但是,如果她能傷(shang) 後及時就醫手術,可以使用創傷(shang) 更小的手術治療。而現在,隻能選用創傷(shang) 更大的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重要的是,由於(yu) 關(guan) 節不穩定,年僅(jin) 55歲的米瑪倉(cang) 卻已經出現部分骨關(guan) 節病的症狀。這使程序深刻意識到,運動醫學在西藏任重道遠,不僅(jin) 僅(jin) 是患者,醫生的觀念意識也急需更新提高。首先要重視醫生的教育,讓醫生們(men) 認識運動醫學疾病,這樣才能讓需要救治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療。

  為(wei) 期一年的援藏期間,程序率領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團隊開展新技術4項,完成了“西藏自治區首例關(guan) 節鏡下肘關(guan) 節冠突骨折複位固定術”,以及“西藏自治區首例鉸鏈外固定架治療肘關(guan) 節陳舊脫位”。完成十餘(yu) 例巨大肩袖撕裂的修複手術,這項技術在區內(nei) 尚無人開展。

  學習(xi) 和引進內(nei) 地醫院先進的管理製度、機製,提高受援醫院的管理水平也是組團式醫療援藏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科室管理方麵,程序協助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管理層進一步細分專(zhuan) 業(ye) ,製定專(zhuan) 業(ye) 發展規劃,成立了兒(er) 童骨科專(zhuan) 業(ye) 組及關(guan) 節與(yu) 運動醫學疾病診治中心,進一步加強科室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關(guan) 節與(yu) 運動醫學中心的成立有助於(yu) 進一步鞏固專(zhuan) 業(ye) 細分,成為(wei) 運動醫學在西藏發展的基地,逐步擴大影響。

  組團式援藏的一年裏,程序醫生不僅(jin) 出門診做手術,還簽署了師帶徒協議,楊體(ti) 敏和亞(ya) 亞(ya) 兩(liang) 名徒弟通過一年的言傳(chuan) 身教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楊體(ti) 敏在關(guan) 節鏡手術技術方麵實現了零的突破,從(cong) 從(cong) 未接觸關(guan) 節鏡到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膝關(guan) 節的關(guan) 節鏡探查手術。亞(ya) 亞(ya) 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膝關(guan) 節關(guan) 節鏡下清理,滑膜切除術,遊離體(ti) 取出術及半月板修整術,並且在程序的指導下撰寫(xie) 發表專(zhuan) 業(ye) 學術論文1篇。為(wei) “留下一隻不走的醫療隊”程序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亞(ya) 亞(ya) :“程序主任是脾氣非常好的一位老師,幾乎沒見過他發脾氣,非常有耐心。對病人很細心,對我們(men) 科內(nei) 同事經常講課把掌握的知識毫無保留地給予傳(chuan) 授。作為(wei) 徒弟,通過這一年學習(xi) ,我對專(zhuan) 業(ye) 知識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學會(hui) 係統的學習(xi) 。並在程序主任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幾台手術,對西藏運動醫學領域從(cong) 無到有意義(yi) 重大。感謝程序主任對我教導及在專(zhuan) 業(ye) 道路上的引導。當我得知程序主任即將結束援藏任務返回北京時,我隻能在藏北那曲遙祝我的老師,一路平安,紮西德勒。”  


程序醫生和受援醫院醫生一道在病房檢查查房。中國日報達窮攝

  今年5月中旬,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介紹,國家從(cong) 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對西藏實行教育衛生的援助,黨(dang) 的十八大以後,創造性地提出了“組團式”援藏,在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下,在新型援藏方式帶動下,西藏已經有了比較健全的醫療服務,婦幼保健、疾病防控、藏醫藏藥服務體(ti) 係,鄉(xiang) 鄉(xiang) 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包蟲病、大骨節病、先天性心髒病、白內(nei) 障等西藏地方性疾病得到了曆史性消除和防治,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升。

  據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組織部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相關(guan) 處室提供的材料顯示,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自2015年6月開始,中央組織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從(cong) 北京協和醫院等6所國家衛生健康委委屬三甲醫院、北京大學4所附屬醫院以及北京、上海、廣東(dong) 、重慶、安徽、陝西、遼寧7省市累計選派六批1048人進藏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對口支援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七地市人民醫院。6年來,“1+7”醫院依托區外8家牽頭單位、93家包科醫院,貫徹“合理、可實現、可持續、可評價(jia) ”要求,立足“保基本、保生命”,等級醫院創建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自治區人民醫院“強三甲”不斷提質升級,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那曲6市人民醫院創成三甲,阿裏地區人民醫院創成三乙。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助推下,西藏孕產(chan) 婦死亡率、嬰幼兒(er) 死亡率及孕產(chan) 婦住院分娩率指標持續向好。419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13種“中病”不出地市,一般性醫療問題在縣域內(nei) 得到有效解決(jue) 。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