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昌都市2020年文物保護工作綜述

發布時間: 2021-09-08 09:2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3.jpg
圖為(wei) 文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澤巴多吉在進行文物修複工作。 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提供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積極開展文物資源普查、文物考古調查以及文物清理發掘等工作,同時,開展文物保護理論、技術與(yu) 方法研究,出土文獻研究及考古發掘研究,並負責文物檔案資料管理,挖掘和提供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為(wei) 昌都市文化文物事業(ye) 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jpg
圖為(wei) 八宿縣羊達村曆史文物——石磨。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提供

  來到芒康鹽井古鹽田,登高俯瞰從(cong) 江邊綿延分布到山上的數千塊鹽田,銀光閃爍,在錯落有致的紅白鹽田之中感受原始製鹽的全過程;

  走進類烏(wu) 齊查傑瑪大殿,看看三種顏色繪飾的花殿、紅殿、白殿,尋找紅、白、黑三種顏料塗添的豎形紋飾背後的含義(yi) ,領略藏、漢、尼泊爾三種建築風格融為(wei) 一體(ti) 的獨特魅力;

  登上被譽為(wei) “藏東(dong) 第一禪林”的強巴林寺,眺望高樓林立的昌都城區,欣賞殿內(nei) 精美的壁畫,聽一場精彩絕倫(lun) 的辯經……

  昌都,坐擁各類文物點68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5處。遍布藏東(dong) 這片土地的曆史遺珍,講述著昌都故事,永續著千秋文脈。

  2020年,昌都以“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wei) 工作方針,緊緊抓住“十三五”文物保護規劃的重要戰略機遇,以保護文物為(wei) 重點,以促進民生為(wei) 突破口,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活”起來。

  穩步推進文物保護工程項目

  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近期迎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它是昌都人民政權第一個(ge) 規範意義(yi) 上的辦公場所。在舊址入口的廊簷下,鮮豔的五角星以及“為(wei) 人民服務”“勞動創造世界”的標語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穿過曆史時空彰顯著初心和使命的永續傳(chuan) 承。

  2016年,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被批準成為(wei) 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十四五”文物保護規劃項目中,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保護展示利用工程納入中央預算項目,與(yu) 它一起的還有強巴林寺、左貢寺、芒康竹卡紅色遺跡保護展示利用工程等11個(ge) 項目,總投資為(wei) 3.08億(yi) 元。

  作為(wei) “十三五”中央預算內(nei) 重點項目貢覺縣達律王府、左貢縣吾同寺、邊壩縣達瓦寺、江達縣瓦然寺已完成招投標工作並正式開工建設,涉及資金3600萬(wan) 元。

  過去一年裏,續建項目卡若遺址二期工程、芒康鹽井古鹽田二期工程、查傑瑪大殿安消防工程、強巴林寺電氣線路改造工程等10處項目已全麵竣工並通過自治區文物局終驗,涉及資金6353萬(wan) 元。

  而投資2500萬(wan) 元的卡若區嘎瑪丹薩寺、900萬(wan) 元的八宿縣桑珠德欽林寺安消防工程、800萬(wan) 元的丁青縣拉妥夏久寺、720萬(wan) 元的桑珠德欽林寺展示利用工程等9處維修保護工程已完工並經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初驗。

  此外,2020年新建項目邊壩縣邊壩寺、貢覺縣唐夏寺、和洛隆縣碩督寺安防工程,設計單位已完成編製方案設計,並通過審核。

  持續加強文物惠民工作

  西藏曆史上第一次科學發掘的原始社會(hui) 村落遺址——卡若遺址就在卡若區卡若鎮卡若村村口,斯郎曲珍是遺址的看管員。目前遺址不對外開放,她每個(ge) 月需去遺址巡查3次,一年下來可以拿到14000元的看護費。

  既能在家照顧兩(liang) 個(ge) 小孩和老人,又能拿到不錯的收入,這對斯郎曲珍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每一年,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都會(hui) 抽查自治區級、國家級野外文物保護單位看管人員及市縣級野外文物保護單位看管人員履職情況,核算看管經費並發放至各縣。

  2020年,昌都市發放自治區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看管人員工資共計77.28萬(wan) 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1.76萬(wan) 元;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看管人員工資共計47.52萬(wan) 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8.72萬(wan) 元。

  在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始終與(yu) 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站在統一戰線,堅持本地優(you) 先原則,要求施工單位采購本地沙土、片石等材料,並優(you) 先雇傭(yong) 本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各工程項目共購置本地材料945萬(wan) 元,雇傭(yong) 380人,發放工資585萬(wan) 元。

  不斷提升文物安全防範能力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線。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切實加強文物建築和宗教活動場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通過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簽訂責任書(shu) 、安全隱患排查等形式,保障文物絕對安全。

  通過組織召開全市文物保護工程領域安全隱患排查部署會(hui) 、昌都市紅色遺跡保護工作專(zhuan) 題會(hui) 、昌都市文物保護工程領域冬季停工期間安全生產(chan) 部署會(hui) 等文物工作會(hui) 議,全力安排部署全市文物保護工作。昌都市人民政府、市文化局(文物局)與(yu) 11個(ge) 縣(區)、138個(ge) 鄉(xiang) 鎮政府及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層層簽訂《文物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shu) 》,構建了“市、縣、鄉(xiang) 鎮、文物保護單位”四級文物安全防範體(ti) 係。

  同時,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還與(yu) 2020年在建文物保護工程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簽訂《昌都市2020年度文物保護工程安全目標責任書(shu) 》,確保文物保護工程領域的安全。

  此外,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聯合消防、統戰、民宗等相關(guan) 部門深入卡若區、洛隆縣、邊壩縣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類文物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存在電器線路老化、私拉亂(luan) 接等突出問題要求各寺管會(hui) 、民管會(hui) 立即整改。

  過去一年裏,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召開各類消防知識講座4次,消防知識培訓5次,各類消防演練8次。

  今年,除了完成常規工作,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將加大文物工作者培訓力度,以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為(wei) 主,重新調整自治區級、縣(區)兩(liang) 級野外文物點看護人員,並開展野外文物點看管人員培訓,讓看護人員掌握安消防、盜竊等安全理論知識。同時,組織全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管會(hui) 、民管會(hui) 負責人開展文物安全培訓,加強管理人員的文物安全意識,確保文物安全。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