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高原天湖納木錯

發布時間:2021-09-09 09:0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納木錯風光。李治鋼 攝

  西藏湖泊密布,猶如大地上鑲滿了一顆顆藍寶石,每個(ge) 湖泊都有著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美。

  納木錯位於(yu) 拉薩當雄和那曲班戈兩(liang) 縣之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得益於(yu) 便利的交通和旅遊的開發,納木錯的蔚藍與(yu) 清澈、高遠與(yu) 遼闊、夕照與(yu) 星空……讓每位旅客都為(wei) 之深深迷戀。

  清晨從(cong) 那曲出發,自駕經當雄去納木錯。隨著車子在平整的青藏線109國道上不斷前行,眼前的景致變得越來越驚豔。一望無際的藏北草原,三五成群的牛羊甩著尾巴。在不遠的前方,連綿的雪山與(yu) 蔚藍的天空相接。而在道路一側(ce) 便是一條神奇的高原大動脈——青藏鐵路,綠色長龍正從(cong) 這片平闊的草地上疾駛而過,就像《天路》唱的那樣: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wei) 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cong) 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當翻越前往納木錯的最後一座大山——那根拉山之時,我們(men) 突然發現在地平線上,隱隱顯出一條藍藍的、細細的鏈子,隨著車子漸行漸近,它開始變寬,似銀絲(si) 帶又似綢布緞,橫亙(gen) 、鋪展在廣袤的草場上。最終,深藍色的湖麵猶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迎麵展現,在一群雪峰的映襯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芒。我們(men) 不由自主地停車,一路小跑到位於(yu) 製高點的觀景台,興(xing) 奮地望著眼前的這片湖,感慨萬(wan) 千。

  翻過那根拉山,車行在湖邊無際的草原上,綠中帶黃的淺草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塊大地毯,在朵朵粉紅的格桑花映襯下,顯得格外寧靜美麗(li) 。遠處皚皚雪山露出的清晰麵容與(yu) 深藍的湖麵相映成輝,儼(yan) 然一幅壯美動人的天然重彩油畫。一路上應接不暇的美景,讓我們(men) 忘記了旅途的疲憊。

  不知不覺,車已停在了納木錯湖畔。終於(yu) 到了納木錯,內(nei) 心無比激動,我們(men) 迫不及待地跳下車,透著絲(si) 絲(si) 涼意的清風拂麵而來。站在湖邊,麵對水天一色的景致,一時竟有暈眩感,浩瀚無際的湖麵一眼望不到邊,雪白的浪花向著湖岸奔湧;在湖的另一邊,是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高高屹立著的念青唐古拉山格外醒目,山體(ti) 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猶如一個(ge) 威武戰士守護著納木錯。

  目光放遠,看向湖中央,藍藍的天空倒映在藍藍的湖水裏,仿佛是從(cong) 天而降的大片大片的藍,藍得清澈無比,藍得潤肺清心,徹底模糊了水與(yu) 天的界限。納木錯是藍色的,隻要在湖邊站上幾分鍾,就可以因雲(yun) 層湧動、風吹波瀾而上演藍色的夢幻變奏曲。

  高原氣候瞬息萬(wan) 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麵烏(wu) 雲(yun) 蓋天,每分每秒都會(hui) 呈現出不同的表情,亦動亦靜,亦真亦幻……當風雨過後,湖麵依然波光粼粼。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錯的襯托而顯得更加英俊挺拔,納木錯因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綺麗(li) 動人。

  納木錯像一麵巨大的鏡子,鑲嵌在藏北草原上。徒步繞納木錯轉湖一圈需要一周時間,這對我們(men) 來說,寬到猶如觀湖像看海一般。

  紮西半島上岩洞奇形怪狀,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那是遊人們(men) 最喜歡的景點。登上湖邊的一座小山丘,上麵掛滿了祈福的經幡,五顏六色,隨風飄揚在藍天碧水之上。

  抬頭遠望,茫茫原野與(yu) 遼闊幽深的天湖自然地融成了一個(ge) 和諧的整體(ti) ,讓人目不暇接的美景一次次刷新著我對美的定義(yi) 。漫步在紮西半島優(you) 美的弧形湖岸邊,我拋開一切煩惱,用心去感受一切美麗(li) 。

  納木錯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還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feng) 美,湖畔常有熊、野犛牛、野驢、岩羊等野生動物和眾(zhong) 多野禽棲居,湖中盛產(chan) 細鱗魚和無鱗魚,湖區還產(chan) 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真是人間少有的天然瑰寶之地。

  納木錯,保持著自然原始生態,是無數朝聖者心目中絕妙無比的香巴拉,真心希望這片美麗(li) 而安靜的天湖,能夠永遠成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天堂。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