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演出的話劇《不準出生的人》,9月9日亮相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hui) 演,在央視網和國家民委門戶網站進行展播。該劇以主人公紮西一家在西藏民主改革前的悲慘遭遇與(yu) 改革後的幸福生活進行鮮明對比,揭露了封建農(nong) 奴製度的殘酷和黑暗,展現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雪域高原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曆史巨變。
《不準出生的人》宣傳(chuan) 海報。
西藏民主改革前,紮西與(yu) 央金這對農(nong) 奴戀人在莊園主索朗卓瑪和朗色活佛的百般阻撓下不能完婚,於(yu) 是,央金腹中的孩子成了“不準出生的人”。民主改革後,父女得以相認團聚。紮西的女兒(er) 尼瑪在黨(dang) 的培養(yang) 下,成為(wei) 西藏公學(西藏民族大學前身)的一名青年藏族學生,畢業(ye) 後投身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並見證了雪域高原曆史巨變。
《不準出生的人》劇照。
話劇《不準出生的人》以西藏民主改革為(wei) 分水嶺,用新舊西藏的對比有力地說明,實行民主改革是西藏社會(hui) 和西藏人民的必然選擇,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西藏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幸福的生活。
《不準出生的人》於(yu) 上世紀60年代首演,此後分別在1978年、2009年進行過複排。2019年第四次複排時,主創人員在原有內(nei) 容的基礎上,添加了《序》和《尾聲》兩(liang) 個(ge) 板塊,同時將故事描述的時間線從(cong) 前三版的1939年—1959年拉長至1939年—2019年。劇中還特別添加了一個(ge) 片段:主人公尼瑪在她80歲時返回西藏民族大學,向新時代的青年講述自己的故事,使得故事脈絡更加明朗和清晰。
《不準出生的人》劇照。
該劇複排導演窮達介紹,參加此次演出的演員很多都是“80後”,他們(men) 並沒有經曆過舊西藏的苦難。“這部話劇像是一個(ge) 時空隧道,帶著大家重回那個(ge) 黑暗年代,與(yu) 紮西一起哭、一起笑,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經曆了舊西藏的苦,更懂得新西藏的甜,回望曆史才能更珍惜現在,才能激勵我們(men) 向更加幸福的生活邁進。”窮達說。
2019年,劇目在西藏自治區內(nei) 進行了巡演,曆時兩(liang) 個(ge) 多月,行程1.2萬(wan) 餘(yu) 公裏,完成了25場演出,線上線下共計32.27萬(wan) 人次觀看。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演員們(men) 專(zhuan) 業(ye) 精湛的表演,深深打動了觀眾(zhong) 。
西藏民族大學退休教師張元坤記得,上世紀60年代,由翻身農(nong) 奴“本色出演”的《不準出生的人》曾走進學校演出,農(nong) 奴出身的學生們(men) 看了之後,回想起自己過去的悲苦生活,決(jue) 心更加發憤學習(xi) ,立下誓言要為(wei) 建設新西藏作貢獻。“當《不準出生的人》再次走進校園,將曆史故事重新講給了新時代的學生們(men) ,它提醒著今天的我們(men) ,銘記曆史、做好當下,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張元坤說。
《不準出生的人》劇照。
話劇《不準出生的人》通過演員極具張力的表演和生動的情節,給廣大群眾(zhong) 上了一堂生動的新舊西藏對比課,更讓新時代的人們(men) 珍惜當下幸福生活,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