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邊固邊興(xing) 邊,厚植忠誠奉獻的愛國情懷,砥礪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
去西藏玉麥出差,心裏有些好奇,也有點忐忑。這個(ge) 位於(yu) 山南市隆子縣的邊境鄉(xiang) ,過去因為(wei) 交通閉塞、條件艱苦,一度是一家三口撐起的“三人鄉(xiang) ”。父親(qin) 桑傑曲巴帶著女兒(er) 卓嘎、央宗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這片位於(yu) 喜馬拉雅山深處的土地。到了玉麥後,才發現這裏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街巷幹淨整潔,兩(liang) 層的藏式小樓精致美觀。如今,商店、餐館、家庭旅館、甜茶館越開越多,竹器、雞血藤手鐲等手工藝品經常賣斷貨……當地人的臉上滿是信心和自豪。
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給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寫(xie) 道:“希望你們(men) 繼續傳(chuan) 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zhong)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玉麥,投入守護邊疆、建設邊境的工作中。當地幹部介紹,這個(ge) 曾經的“三人鄉(xiang) ”,如今已經有67戶、200多人。
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wan) 家的平安。近年來,玉麥的建設和發展突出紅色主題,越來越多的玉麥群眾(zhong) 自發把守邊護邊視為(wei) 自己的分內(nei) 事。在玉麥鄉(xiang) 政府對麵的山坡上,“家是玉麥 國是中國”的標語格外醒目;在桑傑曲巴的故居,這棟石頭做的老房子已被改造成紀念館,供鄉(xiang) 裏的居民和遊客參觀,感受老鄉(xiang) 長的拳拳愛國情。行走在玉麥的路上,不時會(hui) 遇到當地人三五成群,“要去山上轉轉”。對玉麥人來說,住在這裏是光榮,巡邊護邊是使命。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構築起玉麥人紮根雪域邊陲的精神底色。
守邊固邊興(xing) 邊,厚植忠誠奉獻的愛國情懷,砥礪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水泥路通了、電網通了、互聯網通了……在玉麥,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chan) 業(ye) 日漸興(xing) 旺,公共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更多人在這裏享受更好的生活。當地居民說,柏油路一通,玉麥鄉(xiang) 生活的便利程度直線上升。如今的玉麥,衛生院、學校都建起來了,超市裏貨物齊全。“人口增多、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祖國邊境會(hui) 建設得越來越美,守護得越來越好。”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的心聲,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生動寫(xie) 照。
“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dang) 。”卓嘎表示:“現在的玉麥各個(ge) 方麵都發展得特別好。我們(men) 大家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men) 也有決(jue) 心繼續守護好這片土地。”持續推進邊境地區鄉(xiang) 村建設,更好保障邊民生產(chan) 生活水平,就能讓老鄉(xiang) 們(men) 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定廣大邊民守土固邊的信心決(jue) 心。
國土在哪裏,就要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哪裏。看好守好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是廣大守邊幹部群眾(zhong) 的光榮使命。邊境穩固安定,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