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推進暨醫養(yang) 結合工作現場會(hui) 在那曲召開,會(hui) 議總結推廣拉薩市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以及那曲市醫養(yang) 康養(yang) 試點經驗做法,分析研究麵臨(lin) 的形勢任務,部署下一步工作。與(yu) 會(hui) 人員觀摩學習(xi) 那曲市醫養(yang) 結合中心、色尼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色尼區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的經驗做法。
“十三五”以來
累計發放經費10.21億(yi) 元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工作在鞏固強項中拓展、在填補弱項中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西藏自治區累計投入2.32億(yi) 元,對28個(ge) 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進行改擴建和維修改造,增加供氧、供暖、消防、監控以及生態陽光房等功能,為(wei) 集中供養(yang) 特困人員提供了更好的設施服務。結合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實際,成立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聯席會(hui) 議製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先後印發做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和孤兒(er) 集中收養(yang) 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實施意見;區民政廳先後印發加強農(nong) 村留守老年人關(guan) 愛服務工作實施意見、推進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管理辦法、農(nong) 村幸福院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養(yang) 老服務補貼製度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養(yang) 老服務政策框架體(ti) 係。
“十三五”以來,政府兜底養(yang) 老服務持續鞏固。西藏自治區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共有床位10740張,集中供養(yang) 6644人,持續實現有意願集中供養(yang) 的特困人員100%集中供養(yang) 的目標。累計發放特困人員供養(yang) 和運營保障經費10.21億(yi) 元,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標準由2016年每人每年9984元提高到2021年每人每年14196元,累計增長70%。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供養(yang) 標準由2016年每人每年4740元提高到2021年每人每年7590元,累計增長60%。累計為(wei) 3.95萬(wan) 名困難、高齡老年人發放“兩(liang) 項補貼”2588萬(wan) 元,有效保障了政府兜底特殊群體(ti) 的養(yang) 老服務。圍繞構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累計投入3.38億(yi) 元,建設59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累計投入各類試點經費1.3億(yi) 元,逐步推進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醫養(yang) 康養(yang) 結合服務、老年人日間照料等一係列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50-59周歲人口40.16萬(wan) 人,占西藏自治區人口總數的11.01%,60歲以上老年人31.08萬(wan) 人,占西藏自治區人口總數的8.52%。養(yang) 老問題將成為(wei) 老百姓越來越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攻堅克難,切實肩負起提供基本養(yang) 老服務的使命。加快養(yang) 老服務發展,是破解西藏自治區民政工作弱項短板的必然要求。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狀況。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每個(ge) 縣(區)建有一所高標準集中供養(yang) 機構,實現了有意願的特困人員100%集中供養(yang) 的目標,但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還處於(yu) 試點探索階段,需要各級民政部門狠抓短板弱項,強化責任擔當,推進養(yang) 老服務工作落實落地。
“十四五”期間
推進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
“十四五”期間,西藏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工作要持續鞏固有意願特困人員100%集中供養(yang) ,城市社區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農(nong) 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具備養(yang) 老服務功能,農(nong) 村社區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覆蓋率達到50%以上。實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提升改造工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養(yang) 老服務功能。優(you) 化完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機構管理服務工作相關(guan) 政策,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認真落實下發的《推進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加快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加大“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或改擴建,鼓勵設立家庭養(yang) 老服務床位。支持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小型化、連鎖化、帶護理型床位的日間照料機構。依托農(nong) 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拓展養(yang) 老服務功能,利用農(nong) 村閑置的鄉(xiang) (鎮)敬老院、集體(ti) 用房、廠房改造成養(yang) 老服務場所,開展自助式、互助式養(yang) 老服務。
當前要重點開展應急救助、定期巡訪等服務,防範和及時發現意外風險,避免觸及社會(hui) 道德底線的情況發生。鼓勵養(yang) 老服務機構與(yu) 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養(yang) 老合作,優(you) 勢互補,為(wei) 老年人提供便捷醫療服務。依托養(yang) 老服務信息平台,實時對接線下養(yang) 老服務,拓展服務功能,創新居家養(yang) 老服務模式。持續實施養(yang) 老服務人才技能培訓提升行動,持續開展養(yang) 老護理員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職業(ye) 鑒定工作,建立健全養(yang) 老護理員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製度。建立養(yang) 老護理員職業(ye) 技能等級與(yu) 工資待遇掛鉤機製,實現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要加大資金投入。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養(yang) 老服務補貼製度,持續加大投入。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引導養(yang) 老服務機構立足長期安全運營,落實安全責任,主動防範消除本機構在建築、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等方麵的安全風險隱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