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cong) 西藏大昭寺管委會(hui) 獲悉,大昭寺博物館正在籌備建設中,已初步完成展陳工作。
據大昭寺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拉巴介紹,大昭寺博物館共設三個(ge) 展廳,分別為(wei) 大昭寺精品文物、丹薩替遺珍、羅漢傳(chuan) 神,麵積200餘(yu) 平方米,改造資金4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目前已完成初步展陳工作。
拉巴說,大昭寺所藏文物6000餘(yu) 件,絕大多數文物鮮有示人。所以大昭寺管委會(hui) 計劃專(zhuan) 門設立博物館,讓這些文物“活起來”。
自去年10月,大昭寺博物館在本體(ti) 建築基礎上進行改造。作為(wei) 設計方,中央美術學院展覽策劃與(yu) 視覺傳(chuan) 播博士薛江說,大昭寺博物館改造項目,需要注意的是由於(yu) 是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一部分,大昭寺對原有空間的保護有著嚴(yan) 格的要求,同時其特殊的人文地位,又要求在改造項目中必須突出獨特的文化特色和現代博物館展覽理念。基於(yu) 這樣的思考,此次改造項目的設計主要從(cong) “功能空間”“視覺色彩”“人文特色”三個(ge) 維度展開。
改造中,在保留大昭寺原本室內(nei) 立柱的前提下,對空間布局進行了優(you) 化升級改造,適量增加多種形式的專(zhuan) 業(ye) 展櫃,在有限的空間內(nei) 盡可能延長可使用的展線。同時在新博物館學的學術指導下,引進了專(zhuan) 業(ye) 的燈光、展示、安保等設施。
拉巴表示,大昭寺博物館首次展示文物以佛造像、唐卡等國家級文物為(wei) 主,計劃今年年底開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