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 西藏自治區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成績斐然

發布時間: 2021-10-12 09:1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594148c5-bf03-4a4a-af7d-a5b0bccdc47d.jpg
圖為(wei) 亞(ya) 東(dong) 縣原始森林。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是地球第三極,是全球氣候調節器、亞(ya) 洲水塔、物種基因庫,保護好西藏的生態環境,對於(yu) 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都有著重要意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西藏不斷加大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不斷加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保護和修複。從(cong) 羌塘草原到珠峰腳下,從(cong) 三江流域到雅江河穀,正展現出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日前,國家林草局發布消息,我國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

  這一消息的背後,是西藏與(yu) 青海、新疆等地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藏羚羊種群數量由上世紀最低穀時的7萬(wan) 餘(yu) 隻至今已超過30萬(wan) 隻,藏羚羊大規模遷徙盛況再現青藏高原。

  “通過我們(men) 多年來的努力,藏羚羊種群數量恢複明顯,雖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但是保護野生動植物,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維護生物多樣性,仍是我們(men) 繼續努力和堅持的目標。”自治區林草局動植物濕地處處長張家平說。

  西藏,特殊的環境地域單元孕育了獨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許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動植物。

  目前,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9600多種,西藏特有植物1075種,各類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383種,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9種。

  除藏羚羊外,西藏野犛牛種群數量由上世紀的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wan) 餘(yu) 頭;黑頸鶴數量從(cong) 上世紀不足2000隻,至今已有萬(wan) 餘(yu) 隻;滇金絲(si) 猴由上世紀末西藏新紀錄時不足600隻的群體(ti) ,現已達到800餘(yu) 隻;曾被國際社會(hui) 認為(wei) 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由發現時的200餘(yu) 頭,至今已超過800頭,並且種群不斷擴大。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野生植物生境、野生動物棲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

  累累碩果的背後,是各級政府和部門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為(wei) 給動植物留一方地,我們(men) 主動畫出一大圈”。張家平說。

  30多年來,西藏通過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形成了較為(wei) 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和管理體(ti) 係。截至2020年底,全區共建立自然保護地81處,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5.94%。自治區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中,自然保護區47處,國家級森林公園9處,國家級濕地公園22處,地質公園3處。 “保護地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5.94%。可以說,近年來,西藏已成為(wei) 動植物的樂(le) 土。”區林草局自然保護地處處長紮西多吉說。

  為(wei) 永久保護好動植物的“權益”,西藏強化頂層設計,築牢保護動植物的“四梁八柱”,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西藏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辦法》等一係列法律法規。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區積極創新舉(ju) 措,加強法律法規的督導落實。2006年,率先在全國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試點,2015年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商業(ye) 保險試點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兌(dui) 現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惠民資金9.6億(yi) 元。先後開展“綠盾”“候鳥二號”“天保二號”“春雷”“綠衛”等一係列專(zhuan) 項執法檢查行動,自然保護地規範化建設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先是它的家,才是我的家”。眼下正是高原金秋時節,拉薩林周的大小樹林成了市民和遊客的網紅打卡地,“夏天來這裏撿過蘑菇、追過鬆鼠,秋天這裏的景色太美了,我們(men) 又來拍照留念。拉薩的生態建設真的是一年好過一年。”拉薩市民達珍說。

  這是西藏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的冰山一角。據了解,僅(jin) “十三五”期間,全區投入生態保護建設資金202.30億(yi) 元,重點開展了造林綠化、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草原生態修複綜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項目,全力優(you) 化動植物和人類的共同家園。

  根據全國第九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西藏林地麵積1798.19萬(wan) 公頃,森林麵積為(wei) 1490.99萬(wan) 公頃,森林蓄積量22.83億(yi) 立方米。與(yu) 全國第八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相比,全區森林麵積淨增19萬(wan) 公頃,森林蓄積淨增2047萬(wan) 立方米,森林麵積和蓄積再次實現“雙增”。

  在草原和濕地方麵,根據自治區第二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全區天然草原麵積13.34億(yi) 畝(mu) ,可利用草原麵積11.29億(yi) 畝(mu) 。全區現有各類濕地總麵積為(wei) 652.90萬(wan) 公頃,居全國第2位,共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等4類17型,是我國濕地類型齊全,數量最為(wei) 豐(feng) 富的省區之一,全區草原和濕地資源得到全麵有效保護。

  隨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西藏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期間,已正式發表新物種5個(ge) 、中國新紀錄物種5個(ge) 、西藏自治區新紀錄物種23個(ge) 。

  高原之美,美美與(yu) 共。西藏生物物種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也正是華夏大地生態保護的絕美篇章之一。我們(men) 堅信,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族兒(er) 女奮鬥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必將實現。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