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裏的和美連心橋。記者 劉斯宇 攝
這裏是喧囂城市中的靜謐之地,這裏是敘述中華文化的故事場所,這裏凝聚著民族藝術,雕琢著西藏的記憶——這裏就是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是開展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和凝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場所,也是沉浸式體(ti) 驗民族團結主題教育基地。
“建設拉薩中華文化主題公園是提升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的重要工程,是增進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認同的生動體(ti) 現,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具有重要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從(cong) 2019年開始,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和拉薩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著手公園的設計建設工作,現已基本建成。”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駐現場設計代表於(yu) 攀介紹道。
2021年8月,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獻禮的民生項目——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盛裝亮相,向市民和遊客開放。
據了解,中華文化公園項目占地麵積1057畝(mu) ,位於(yu) 拉薩河兩(liang) 岸,東(dong) 起柳梧大橋,西至拉貢大橋,環抱約3000畝(mu) 拉薩河水域。公園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夢”為(wei) 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集公共藝術與(yu) 雕塑31處,南北兩(liang) 岸之間由全長1093米的和美連心橋連接。和美連心橋作為(wei) 標誌性建築物,可供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這座情感之橋,將中華各民族文化更緊密地串聯在一起,見證著深厚的民族團結情。
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作為(wei) 自治區一項惠民工程,特別增設了拉薩河生態景觀,包括拉薩河景觀燈、健身步道、涼亭等休閑與(yu) 景觀於(yu) 一體(ti) 的公共設施。白天,漫步在公園小道,藍天白雲(yun) 、涼亭綠樹、碧波蕩漾,迷人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夜幕降臨(lin) ,河麵微風徐徐,兩(liang) 岸燈火璀璨,和美連心橋上的人群絡繹不絕。
來到位於(yu) 拉薩河北岸的中心廣場,《開國大典》《江山如此多嬌》等雕畫是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曆史縮影,首次在中華文化公園中設置,是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獻禮作品,彰顯著濃烈的愛國氛圍。先民遺址、炎黃之根、同文共軌……隨處可見的中華文化景觀雕塑是公園一大亮點,栩栩如生的塑像展現了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看完這些雕塑就像讀完了一本曆史書(shu) ,接受了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增強了‘五個(ge) 認同’,收益頗豐(feng) 。”退休黨(dang) 員旦增深有感觸地說。
公園的南岸由共同精神、共同文化兩(liang) 部分組成。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是今天我們(men) 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在曆史長河中,農(nong) 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qin) 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拚會(hui) 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
“這是漢族的古琴、這是壯族的天琴、這是苗族的巴葛丟(diu) 冬……”一群青少年在南岸的中國夢同心廣場觀看民族樂(le) 器雕塑。廣場主雕塑《中華樂(le) 章》由56個(ge) 民族的代表性樂(le) 器雕塑(高9米)組成。“56個(ge) 民族的樂(le) 器組合排列在一起,有一個(ge) 很好的寓意,象征56個(ge) 民族共奏華夏樂(le) 章。樂(le) 器中間的主廣場在硬化鋪裝上采用石榴籽的鋪裝樣式,周邊是祥雲(yun) 圖案,像一雙手一樣緊緊地把主廣場、56個(ge) 民族樂(le) 器環抱在一起。”於(yu) 攀告訴記者。
民族樂(le) 器作為(wei)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同心廣場上奏響了和諧樂(le) 章。夜晚,各樂(le) 器頂端的五色激光束匯聚一處,寓意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
“參觀完中華文化公園,有一種從(cong) 曆史走進現實的感覺。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藏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這種藝術手法和理念的生動呈現,我們(men) 廣大幹部職工、市民群眾(zhong) 和遊客可以在休閑、健身、旅遊的同時,感受綿延不絕、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民族團結的偉(wei) 大力量。”柳梧新區管委會(hui) 工青婦辦工作人員趙文娟告訴記者,閑暇時間她都會(hui) 到公園休閑散步。
趙文娟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並肩,勠力同心建設美麗(li) 祖國。我們(men) 要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為(wei)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不斷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