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國家濕地公園一景(資料圖片)。 記者 旦增西旦 攝
自治區第九次黨(dang) 代會(hui) 以來,在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下,自治區黨(dang) 委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等重要指示,堅決(jue) 扛起為(wei) 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作貢獻的政治責任,堅決(jue)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切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突出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 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近年來,錯那縣積極探索國土綠化新模式,堅持創新、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高寒縣國土綠化示範典範,廣泛動員幹部群眾(zhong) 開展春季人工植樹造林活動,以穿“棉衣”、搭溫棚等保暖措施,確保苗木成活率,結束了錯那縣城無樹的曆史。
“截至目前,各單位共在院內(nei) 栽種7個(ge) 品種苗木3000餘(yu) 棵,成活率90%。通過‘樹進院’工程的實施,在高寒區真正創造了‘一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效果。”錯那縣森林公安局局長拉巴頓珠介紹道。
五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把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全麵統領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實施生態保護項目、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深入實施“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全麵消除“無樹村”“無樹戶”,著力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據統計,到2020年全區44.8%區域列入最嚴(yan) 格保護範圍,森林覆蓋率達到12.31%,消除“無樹戶”10.47萬(wan) 戶,1079個(ge) “無樹村”退出。
目前,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達9600多種,西藏特有植物1075種,各類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有38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38種,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14種。
嚴(yan) 守生態底線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
五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紅線、底線、高壓線,在推進全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藍天保衛戰成績斐然。全力實施柴油車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散亂(luan) 汙”企業(ye) 綜合整治行動,積極推進去煤化、電氣化和居民傳(chuan) 統能源消費替代,清潔能源電力裝機比達89.5%。2020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整體(ti) 保持優(you) 良,全區環境空氣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99.4%。
——碧水保衛戰成果豐(feng) 碩。全麵推行河(湖)長製,全麵實施102個(ge) 城鎮集中式和3300個(ge) 農(nong) 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全區設市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6.28%。深入實施雅礱河、年楚河等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工程,啟動27個(ge) 農(nong) 村汙水處理試點工程。全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無黑臭水體(ti) 。
——淨土保衛戰成效明顯。實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和“白色汙染”攻堅戰,深入推進固體(ti) 廢物監管專(zhuan) 項行動,開展美麗(li) 西藏“三整治三提升”和環境大整治行動,縣城及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34%。2019年度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榮獲全國優(you) 秀等次。
2016年以來,全區各級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累計出動6.1萬(wan) 人次,檢查企業(ye) (項目)2萬(wan) 餘(yu) 家(次),罰款9400多萬(wan) 元。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垃圾分類開頭難 養(yang) 成習(xi) 慣就自然”……如今走在拉薩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宣傳(chuan) 海報及醒目的四分類垃圾箱已悄然融入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當中,垃圾分類也從(cong) 宣傳(chuan) 口號逐漸轉變為(wei) 人們(men) 的自覺行動。
培育壯大生態經濟 高質量發展與(yu) 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
在洛紮縣彩虹溝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多台大型器械轟鳴,挖掘機緊張作業(ye) ,土方車來回穿梭運送土方,工人正在忙而有序地施工作業(ye) ……
彩虹溝項目是洛紮縣生態+旅遊的試驗點,總投資371萬(wan) 元。“我們(men) 前期進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然後種植鬆樹和楊樹。” 施工人員索朗多布吉說,項目完工後,植樹種草麵積大概能達到100多畝(mu) 。
五年來,西藏立足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you) 勢, 堅持以“生態”理念謀發展,用“生態”發展推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高原生物、特色工業(ye) 、清潔能源、現代服務、邊貿物流、高新數字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使西藏的藍天碧水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wei) 全區經濟增長的“引擎”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野保員在內(nei) 的70萬(wan) 個(ge) 生態崗位,讓廣大群眾(zhong) 成為(wei) 保護生態環境的生力軍(jun) ,讓群眾(zhong) 充分享受生態政策紅利。截至目前,全區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的技術可開發量達10.6億(yi) 千瓦,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23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89.09%。
與(yu) 此同時,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不斷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探索建立和實施全域、全類型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製度,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建立起了具有西藏特色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實現了對耕地、林地、草地、河流、湖泊、濕地、荒漠等國土空間用途或功能進行監管。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西藏的生動實踐,凸顯了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實踐證明,隻有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隻有堅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重要論述、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才能守護好西藏的碧水藍天,保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奮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