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昌都市生態文明建設:擦亮生態底色 繪就綠色畫卷

發布時間: 2021-11-26 09:43: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走進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宗西鄉(xiang) ,可以發現這裏完好保存著最原始的野生動物生態鏈。這兒(er) 的動物不同於(yu) 它處,岩羊不怕人、雪雞遍地走,野生動物們(men) 將人類視為(wei) 和善的鄰居,在這裏怡然生活。

  為(wei) 了保護這裏的生態環境,多年來,宗西鄉(xiang) 幹部群眾(zhong) 遵循生物多樣性原則,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天然資源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政策,堅持不懈地保護著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宗西鄉(xiang) 是昌都市認真貫徹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li) 西藏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昌都市堅持正確處理發展與(yu) 環境的關(guan) 係,持續用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完善生態製度,強化生態治理,維護生態安全,優(you) 化生態環境。如今的昌都綠水青山充滿著無限生機,已然成為(wei) 人與(yu) 動植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

  嗬護一泓碧水

  昌都的夏天,鬱鬱蔥蔥,湖泊在這個(ge) 季節顯現出一年中最豐(feng) 富的色彩。位於(yu) 邊壩縣的三色湖,猶如黑、白、黃三顆閃亮的珍珠,鑲嵌在邊壩縣普玉村境內(nei) 。由於(yu) 水深差異,水生植物以及礦物質的不同,構成了一湖三色的奇觀。

  “美麗(li) 的三色湖喲,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湖。”正如歌中所唱,奇特的三色湖吸引了眾(zhong) 多遊人。然而,絡繹不絕的遊人也給這裏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為(wei) 保護如畫美景,普玉村村民一年四季都會(hui) 前往湖邊或是周邊道路清理垃圾,用實際行動保護三色湖。“世居在這裏的人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著三色湖湖區。近年來,隨著遊客的增多,三色湖周邊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影響,為(wei) 此,普玉村村民每周都會(hui) 開展大清掃活動,一起到湖邊撿拾垃圾。有摩托車的牧民,還會(hui) 騎行幾個(ge) 小時到山穀深處清理垃圾。”邊壩縣普玉一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海平介紹說。

  普玉村人民守護著三色湖,三色湖也滋養(yang) 著普玉村人民。自從(cong) 碧水保衛戰打響以來,昌都市大力開展防治水汙染工作,今年以來,昌都市先後3次對城區及周邊汙水直排問題進行全麵摸排,收集了2020年度11個(ge) 縣(區)12個(ge) 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季度水質監測報告和2個(ge) 地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月監測報告,有效監測數據3168個(ge) 。

  同時,昌都市生態環境局不斷強化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項目儲(chu) 備,及時儲(chu) 備並入庫了包括貢覺縣飲用水源保護工程、貢覺縣水源地在線監測、察雅縣水源地保護等4個(ge) 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項目。在全市開展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治理現狀調查工作,理清全市1112個(ge) 行政村、3568個(ge) 自然村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基本情況,對4個(ge) 縣23個(ge) 自然村開展用水排水情況抽樣調查,確保人民群眾(zhong) 的用水安全。

  守護藏東(dong) “綠肺”

  今年2月2日是第25個(ge) “世界濕地日”,當天,昌都市林業(ye) 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在昌都市茶馬廣場,向過往行人介紹什麽(me) 是濕地,以及濕地與(yu) 水、生命之間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宣傳(chuan) 濕地保護政策。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昌都共有濕地10.5萬(wan) 公頃,國家級濕地公園以及區、縣各級濕地自然保護地8個(ge) ,濕地保護麵積達1.6116萬(wan) 公頃,占昌都國土麵積的0.15%。

  位於(yu) 貢覺縣境內(nei) 的拉妥濕地,是瀾滄江支流、馬曲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區域河流發達,具有青藏高原河源區濕地的典型特征。

  “拉妥濕地不僅(jin) 對整個(ge) 金沙江水資源的調節起到關(guan) 鍵作用,還對當地的氣候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具有強大的的生態淨化作用。近五年來,我們(men) 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進行濕地生態修複,開展科研監測、濕地管護等工作,讓總麵積3593.84公頃的拉妥國家濕地公園變得越發靜美。”貢覺縣林業(ye) 草原局工作人員李冠軍(jun) 介紹說。

  拉妥濕地是遷徙鳥類途中的重要驛站,每年春秋兩(liang) 季,包括黑頸鶴在內(nei) 的大量鳥類在濕地內(nei) 停歇,補充能量。濕地公園也是藏原羚、岩羊、藏狐等高原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因此,拉妥濕地又被稱為(wei) “動物的樂(le) 園”。

  為(wei) 了吸引當地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到濕地保護中來,李冠軍(jun) 介紹說:“近幾年,我們(men) 把生態保護與(yu) 解決(jue) 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有機結合起來,每年聘請一定數量的群眾(zhong) 參與(yu) 到濕地保護工作中。”2018年以來,每年通過生態補償(chang) 資金,拉妥鄉(xiang) 100人被選聘為(wei) 自治區級以上濕地生態保護區管護員和監督員,此外35人也被聘為(wei) 專(zhuan) 職管護員,配備皮卡車、摩托車等巡護裝備,由他們(men) 精心照看拉妥濕地。

  除了貢覺縣,昌都各縣(區)都成立了濕地公園監督管理領導小組,每月開展一次濕地檢查監督指導工作。以精準扶貧為(wei) 契機,昌都市共招收生態崗位濕地管護員3782名,並進行上崗培訓,努力做到了和濕地管護全覆蓋。

  保護我們(men) 共同的家園

  多貢,是2021年受到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財政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表彰的20個(ge) 中國“最美護林員”之一,他把山林當家,一生都與(yu) 山林、動物為(wei) 伴。

  多貢的家在芒康縣曲孜卡鄉(xiang) 小昌都村,著名的紅拉山環繞於(yu) 此。他家世代把保護森林資源作為(wei) 生活中的一部分,從(cong) 小,多貢就把守護美麗(li) 家鄉(xiang) 、保護家鄉(xiang) 的森林當作畢生使命。

  護林員的工作不僅(jin) 要能吃苦,巡山還得過一道心理關(guan) 。看似簡單的巡山有時卻蘊含著未知的危險,尤其是在冬天,森林中食物匱乏,野生動物活動範圍變廣,護林員很容易遇上野生動物。

  “有時巡護路程遙遠,需要走夜路。記得有一次,我們(men) 正在回去的路上,一聲熊叫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還好我們(men) 了解熊的習(xi) 性,沒有觸犯到它的領地,隻是和它擦肩而過。”當時一起巡護的護林員說,當時心裏除了害怕還有開心,覺得遇到的野生動物越多,這裏的生態環境就越好,我們(men) 也就越開心。

  四季更迭,日夜交替。紅拉山藏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總會(hui) 出現和多貢一樣熱愛著這片土地的護林員,在大家的守護下,山上的樹木變得更加茂盛了,紅拉山的精靈——藏滇金絲(si) 猴的數量從(cong)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500多隻增長到現在的800多隻。

  在昌都,數千名護林員默默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幹著不平凡的工作,為(wei) 自然守護著生命,為(wei) 大地守護著綠色。2019年11月14日,昌都市入選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部第三批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名單,昌都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又一次得到肯定。

  “今後,我們(men) 還將繼續用心用情守護美麗(li) 的紅拉山,保護好我們(men) 的家園。”多貢說。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