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農(nong) 場始建於(yu) 1966年,是當地幹部,進藏幹部和知識青年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於(yu) 亂(luan) 石遍地的荒涼河灘上創建的。
走在今天的林周農(nong) 場小路,一排排窯洞映入眼簾,當年栽種的白楊樹高大挺直,像是在訴說著建設者們(men) 頑強拚搏的精神。
走進翻新後的窯洞,依舊可以看到當年石塊壘起的痕跡,窯洞裏擺放著當年建設者們(men) 使用的生產(chan) 生活工具。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之際,首批117名北京支邊青年告別家鄉(xiang) ,參加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
此後,一批批支邊知識青年來到林周,成為(wei) 西藏農(nong) 墾事業(ye) 的中堅力量。
他們(men) 在物質條件相對落後的年代,闖過飲食關(guan) 、缺氧關(guan) 、語言關(guan) 等等困難,發揚“老西藏精神”,戰天鬥地,在荒原上建設糧倉(cang) 。
1972年,為(wei) 了更好地發展農(nong) 業(ye) ,他們(men) 發揚敢想敢幹的精神,戰冰水、鬥頑石,曆時三年建成當時西藏的第一大水庫——虎頭山水庫,直到今天仍在運轉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