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寶“藏”故事丨西藏藏毯產業煥發新活力

發布時間: 2021-12-09 08:38:00 來源: 新華社

   冬日的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在和煦的陽光中迎來了又一個(ge) 清晨。吃過早飯,米瑪次仁和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他堅守近半個(ge) 世紀的地毯廠。

   這裏有他和父親(qin) 的鄉(xiang) 愁記憶,更有著兩(liang) 代人為(wei) 之堅守的藏毯事業(ye) 。

   江孜是西藏自治區著名的藏毯之鄉(xiang) ,其藏毯編織技藝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曆史。


江孜地毯廠技師米瑪次仁正在對卡墊圖案進行修剪(2015年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索朗羅布 攝

   作為(wei) 自1974年起就在廠裏工作的資深技師,今年63歲的米瑪次仁受廠裏邀請,依然活躍在生產(chan) 一線,修剪著3D畫作般立體(ti) 的藏毯。

   “您看,這對藏毯上有龍、鳳、珊瑚樹等,這幅組圖代表著夫妻和睦、生活紅火、吉祥如意。”米瑪次仁說,藏族客戶喜歡寓意吉祥的傳(chuan) 統藏毯,而對外銷售,圖案大可“天馬行空”。

   江孜地毯廠廠長拉平介紹,2017年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劃撥650萬(wan) 元非遺保護利用傳(chuan) 習(xi) 項目資金,為(wei) 地毯廠修建了兩(liang) 座現代化廠房。“如今擁有60名匠人的江孜地毯廠,設施齊備,訂單供不應求,產(chan) 品遠銷海內(nei) 外。”

   “若要繁榮發展,就必須守正創新、與(yu) 時俱進。”2014年,“90後”的旦增稱來毅然放棄“鐵飯碗”,創辦了江孜昵煒藏毯廠,自此全身心地投身到了火熱的藏毯市場中。“我熱愛這一文化,我希望將它發揚光大。”


江孜昵煒藏毯廠工人正在對卡墊進行修剪。(2021年10月29日)新華社記者洛卓加措 攝

   2020年,通過對產(chan) 品、技術的創新和對運營銷售模式的多渠道探索,昵煒藏毯廠收獲了超過700萬(wan) 元的銷售額。“結婚,一生一次,意義(yi) 非凡,我們(men) 可以通過傳(chuan) 統編織技藝為(wei) 新人打造栩栩如生的掛毯式結婚照。”旦增稱來說。

   創業(ye) 路上,旦增稱來在找尋“詩和遠方”的同時,也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創造了家門口的就業(ye) 機會(hui) 。

   今年46歲的達瓊是江孜縣一位普通的農(nong) 民,自小就有在家編織藏毯的經曆。她說:“從(cong) 前忙完農(nong) 活,我還外出務工。現在在廠裏編織藏毯,每月收入4700元,工作環境好,收入穩定,還能傳(chuan) 承編織技藝,心裏非常開心。”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嘎瑪鄉(xiang) 民族手工藝培訓基地,學員正在學習(xi) 唐卡繪畫。(2019年10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藏毯市場折射的是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西藏各類文化企業(ye) 超7500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7萬(wan) 人,國家、自治區、市(地)、縣四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基地)344家,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68.87億(yi) 元,同比增長13%。

   “每天在這裏修剪藏毯讓我感到踏實而有意義(yi) ,我希望通過我們(men) 數代人的共同努力,讓藏毯這一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技藝在薪火相傳(chuan) 的同時,能夠在世界範圍內(nei) 被更多的人所喜愛和收藏。”米瑪次仁說。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