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著力推進城鄉建設:雪域高原繪新篇

發布時間:2021-12-12 09:36:00來源: 西藏日報

   綠水青山、雪山冰川,風光旖旎、姿態萬(wan) 千。在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上,從(cong) 藏北高原到藏南穀地,從(cong) 藏西秘境到藏東(dong) 山川,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個(ge) 世人驚歎的傳(chuan) 奇。

  回顧曆史,黨(dang) 中央始終將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黨(dang) 中央牢牢把握西藏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強對西藏工作的頂層設計,製定符合西藏發展實際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計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科學水平,推動了西藏社會(hui) 各項事業(ye) 發展進步。

  邊境線上圓小康

  洛紮縣,山南市最為(wei) 偏遠的一個(ge) 縣區;拉郊鄉(xiang) 傑羅布村,洛紮縣最為(wei) 偏遠的村子。盡管這裏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卻是邊疆群眾(zhong) 世代用心守衛的“精神高地”。

  走進傑羅布村,紅簷白牆的“小康房”坐落在連綿的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

  “以前,這裏大半年都是大雪封山,很難與(yu) 外界聯係。”

  “過去的日子很困難,吃飽、穿暖都成問題……”

  回想以前的生活,村民們(men) 記憶猶新。

  為(wei) 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確保邊境地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西藏對邊境地區的行政村實行以改善住房、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富民產(chan) 業(ye) 等為(wei) 內(nei) 容的小康村建設。2016年,傑羅布村被納入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兩(liang) 年後,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家家住上了磚瓦房,人人喝上了自來水,邊民世代期盼的“小康夢”看得見、摸得著。至此,傑羅布村從(cong) 一個(ge) 偏遠牧民點“華麗(li) 變身”為(wei) 邊境小康示範村。

  “十三五”期間,西藏高標準建成604個(ge) 邊境小康村;新建改建邊境公路130條、3080公裏;建製村通光纖率、4G信號覆蓋率均達99%;206個(ge) 邊境地區產(chan) 業(ye) 項目全部開工。

  邊境群眾(zhong) 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錢袋子”越來越鼓,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協同發展城鄉(xiang) 美

  走進林芝市巴宜區魯朗鎮紮西崗村,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館隨處可見。在陽光的照耀下,獨有的建築風格讓整個(ge) 村子宛如一幅美麗(li) 的畫卷。就是這樣一個(ge) 國際化的旅遊小鎮,曾經還隻是散落的幾個(ge) 小村莊。

  2000年,紮西崗村的第一家家庭旅館正式開始營業(ye) ;2006年,紮西崗村山上的林場遷移到了現在的東(dong) 久溝裏,紮西崗村的經濟轉為(wei) 以旅遊為(wei) 主;2013年4月,老魯朗小鎮逐步拆除,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10月,魯朗國際旅遊小鎮建成並開始試運營,2017年3月正式運營。

  魯朗國際旅遊小鎮的發展,就是西藏不斷推進城鎮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西藏將城鄉(xiang) 建設由點到麵加快推進,城鄉(xiang) 協同發展的美好畫卷緩緩鋪展。“十三五”期間,西藏建設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23萬(wan) 套,完成棚戶區改造及設施配套13萬(wan) 套;城市建成區綠地麵積大幅增加,綠地率達35.3%;新增供暖麵積1100萬(wan) 平方米,又有14個(ge) 縣城供上了暖氣;建成79座供水廠,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9.8個(ge) 百分點;城市管網全麵建成;城鎮化率從(cong) 27%增加到32%。以拉薩為(wei) 中心、地區城市為(wei) 節點、縣城為(wei) 基礎、具有西藏特點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

  幸福生活“成色”足

  “十三五”期間,西藏完成1836個(ge) 村莊規劃;建成22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實施167萬(wan) 畝(mu) 農(nong) 機深鬆整地作業(ye) ;新增14個(ge) 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yang) 殖場,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覆蓋所有鄉(xiang) 鎮;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27萬(wan) 座;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3.8萬(wan) 公裏,基本實現了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客車,建製村通郵率100%;實現了從(cong) 水桶到水管、從(cong) 油燈到電燈、從(cong) 土路到油路的進步,農(nong) 牧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全麵提升。

  阿裏地區劄達縣底雅鄉(xiang) 什布奇村的村民西繞江措說:“我們(men) 家不僅(jin) 有售賣犛牛和蘋果的收入,還有政府發放的草場補助和生態補償(chang) 公益崗位補貼,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

  “錢袋子”鼓起來,條條道路通起來……這一份份“成績單”,折射出西藏著力推進城鄉(xiang) 建設的矚目成就。

  每到夏季,過去隻屬於(yu) 少數人特權的“過林卡”(郊遊度假),如今已是普通百姓的最愛。藍天、白雲(yun) ,草地、帳篷,青稞酒、酥油茶,琴聲、歌聲、歡笑聲,這是西藏群眾(zhong) 幸福生活的生動展現。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