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藏自治區畜牧總站將西藏犛牛、黃牛與(yu) 安格斯牛三元雜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2019年,“雅江雪牛”商標成功注冊(ce) ;2020年,中國畜牧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組對雅江雪牛肉品質進行評價(jia) ,認為(wei) 雅江雪牛肉已達到中國優(you) 級雪花牛肉質量水平……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西藏豐(feng) 富的犏牛資源實際,西藏自治區畜牧總站建立了西藏犛牛經濟雜交養(yang) 殖示範基地,通過技術人員培訓、建設配種點、發放凍精和器械等措施推廣犛牛經濟雜交。2019年、2020年,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在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和昌都5市40個(ge) 縣開展此項工作,山南市加查縣便是重點試點單位之一。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
走進索朗見參家庭牧場,隻見年輕的索朗見參正忙個(ge) 不停,喂牛草、擠牛奶、打掃牛圈……索朗見參家庭牧場位於(yu) 加查縣加查鎮聯堆村。
27歲的索朗見參2017年大學畢業(ye) ,先後找了幾份工作,但他都覺得不理想,於(yu) 是回到自己的家鄉(xiang) 。2020年12月,索朗見參聯絡兩(liang) 個(ge) 兒(er) 時的夥(huo) 伴旦增多吉、阿旺加措一起成立了聯堆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利用家鄉(xiang) 豐(feng) 富的犏牛資源優(you) 勢,在政府的幫助下發展雅江雪牛。目前,他們(men) 的合作社已有83頭犏牛和25頭雅江雪牛。
負責管理牧場的索朗見參說:“據我了解,目前西藏消費市場肉牛較缺乏,政府現在又有好政策,鼓勵發展雅江雪牛,而我的家鄉(xiang) 犏牛資源非常豐(feng) 富,正是發展雅江雪牛的好地方,所以我萌生了養(yang) 殖雅江雪牛的想法。”
“配種成活後,合作社將犢牛飼養(yang) 至18至24月齡時直接銷售給主導企業(ye) ,這是一筆收入,同時還有政府補助。”加查縣獸(shou) 防站站長白瑪旺慶介紹,參配母牛每頭補貼200元、草料補貼100元,母牛每頭飼草補貼500元,空懷母牛每頭補貼300元……(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17.4116萬(wan) 元,包括項目參與(yu) 戶、合作社4項補助148萬(wan) 元,配種人員2項補助31萬(wan) 元,配種點改擴建59萬(wan) 元……
在國家進行資金扶持的同時,加查縣整合全縣技術力量,將縣、鄉(xiang) (鎮)相關(guan) 技術人員和基層優(you) 秀獸(shou) 醫工作人員組成技術支撐組,並對他們(men) 進行技術培訓,重點開展人工授精、健康養(yang) 殖、疫病防控、飼草料種植加工等核心技術工作,同時從(cong) 土地、稅收、金融、人才、飼料等方麵製定完善相應的扶持政策,推動犛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做優(you) 雅江雪牛產(chan) 業(ye) 。
堅持科技先行、示範引領
合作社可以集中養(yang) 殖雅江雪牛,農(nong) 戶也可以散養(yang) 。從(cong) 索朗見參家庭牧場出來,采訪組來到加查縣加查鎮聯麥村委會(hui) ,此時村民查斯正牽著自己家的犏牛來到村委會(hui) 進行人工配種,在這裏加查縣村級動物防疫員、配種員班旦益西正在為(wei) 聯麥村有配種需要的犏牛進行人工配種。
“我們(men) 選擇優(you) 質母犏牛為(wei) 母本,安格斯牛為(wei) 父本,在母犏牛發情中後期,借用儀(yi) 器進行發情鑒定,準確把握母牛發情和排卵規律,抓住最佳配種期進行適時配種,提高母犏牛受胎率。”班旦益西告訴記者,犏牛是犛牛與(yu) 西藏黃牛的雜交後代,一直以來以傳(chuan) 統方式進行繁育,主要用途是產(chan) 肉、產(chan) 奶和役用,而且犏牛具有產(chan) 奶量相對犛牛較高、飼養(yang) 成本低等優(you) 良特性,但犏牛雄性不育,采取傳(chuan) 統回交方式所產(chan) 的後代基本不具備利用價(jia) 值。
為(wei) 了發展雅江雪牛產(chan) 業(ye) ,增強基層技術人員的業(ye) 務素質,提高工作質量,加查縣不斷完善技術支撐體(ti) 係和配套服務,分批組織技術人員前往西藏自治區畜牧總站犛牛經濟雜交示範基地蹲點學習(xi) 相關(guan) 技術。
截至目前,加查縣共培訓154名科技特派員,完全掌握直腸把握人工授精技術並由區畜牧總站頒發結業(ye) 證書(shu) 的基層配種人員50餘(yu) 人,為(wei) 全區之首。
“我縣今年計劃推廣犛牛經濟雜交2000頭,其中洛林鄉(xiang) 850頭、拉綏鄉(xiang) 550頭、冷達鄉(xiang) 350頭、加查鎮55頭、安繞鎮45頭、壩鄉(xiang) 145頭、崔久鄉(xiang) 5頭。”白瑪旺慶介紹,為(wei) 了完成這一目標,加查縣設置35個(ge) 配種點,每個(ge) 點配備一名科技特派員和相關(guan) 設施設備,一方麵方便對犏牛進行人工配種,另一方麵對犛牛經濟雜交項目的實施內(nei) 容、補貼政策等進行宣講。目前,加查縣群眾(zhong) 對該項政策知曉率達到90%以上。
堅持產(chan) 業(ye) 致富,走集約可持續之路
走進加查縣,河岸兩(liang) 邊地勢高聳、重巒疊嶂,雨量充足、植被豐(feng) 富,森林覆蓋率達到30.35%。因此,當地群眾(zhong) 喜愛養(yang) 殖犏牛。
據了解,加查縣犏牛存欄也是山南市最多的一個(ge) 縣區,截至2020年底全縣犏牛存欄為(wei) 5720頭,占整個(ge) 山南市的50%以上。
——2019年,加查縣共設立9個(ge) 犛牛經濟雜交配種點,完成配種347頭,懷胎率達到78.1%,產(chan) 雅江雪牛213頭,犢牛成活率達到94.8%,犢牛出售和西藏自治區財政補貼共計收入102萬(wan) 元,涉及該項目的180戶群眾(zhong) 每戶平均增收5681.4元。
——2020年,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全縣範圍內(nei) 開始推廣犛牛經濟雜交工作,共配種826頭,配種數位列當年全區第一。
——2021年,山南市給加查縣下達2000頭犛牛經濟雜交配種任務,占整個(ge) 山南市任務總量的66.7%,預計犢牛出售收入和各項補貼能給加查縣群眾(zhong) 帶來510萬(wan) 元左右的增收。
“通過人工配種,不僅(jin) 成功率高,而且提高了犏牛的利用價(jia) 值,加上政府的補助,每年會(hui) 增加很多收入。”嚐到甜頭的查斯今年又打算對2頭犏牛進行人工配種。
加查縣犛牛經濟雜交工作作為(wei) 重點試點單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走出了犛牛經濟雜交集約型、可持續型發展之路,已成為(wei) 山南市乃至全區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先行區、經驗的積累區、模式的探索區、致富的樣板區,為(wei) 全縣農(nong) 牧業(ye) 穩定發展,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