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昌都交通事業發展:人背畜馱到“一日千裏”

發布時間:2022-01-10 09:49: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雪域冉冉升起,這一西藏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事件,揭開了解放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的序幕,西藏從(cong) 這裏走向光明。但在當時,昌都乃至整個(ge) 西藏沒有一條真正意義(yi) 上的現代公路,人們(men) 被禁錮在大山中,與(yu) 世隔絕。

  70年來,在黨(dang) 的光輝照耀下,昌都交通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創造出“世界屋脊”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

  一麵進軍(jun) 一麵修路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作出戰略決(jue) 策——進軍(jun) 西藏宜早不宜遲。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做好進軍(jun) 西藏準備的同時,全力敦促和平解放事宜。

  和談未能實現後,1950年10月6日,昌都戰役就此打響。1950年10月19日,持續了13天的昌都戰役勝利告終。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作為(wei) 從(cong) 四川進藏的第一站,成為(wei) 西藏第一麵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

  舊西藏,沒有一寸公路。解放軍(jun) 一麵進軍(jun) 、一麵修路。

  橫斷山脈連綿險峻,三江流域溝壑縱橫,修建川藏公路,最難是昌都。

  當年為(wei) 了開山辟路,解放軍(jun) 官兵套上繩索,懸於(yu) 峭壁,用鋼釺鑿洞爆破,幾乎每公裏路犧牲一名官兵。

  在昌都市革命曆史博物館第五單元曆史介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兩(liang) 路”精神的片段:“據後方司令部的財政統計,1950年,一人進藏,五人支援;到1951年,就是一人進藏,十人支援了。”

  1954年,川藏公路貫通,天塹變通途,結束了西藏沒有現代化公路的曆史。期間,3000多名英烈捐軀高原,長眠雪域。

  十八軍(jun) 後代、昌都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隊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勇驕傲地說:“我家祖孫三代都是交通人。爺爺是十八軍(jun) 老戰士,當年是一邊進藏、一邊築路,爸爸以前是汽車兵,如今我也如願成為(wei) 一名交通人。”

  在交談中李勇告訴記者,昌都解放後,爺爺服從(cong) 組織安排,留在昌都負責公路養(yang) 護工作,為(wei) 剛修好的公路保駕護航。多年後,回到家鄉(xiang) 的爺爺每講起進藏故事,臉上總帶著笑容。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昌都交通飛速發展,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1954年5月29日,西藏第一家國營運輸企業(ye) ——昌都運輸公司宣告成立,結束了西藏沒有國營運輸企業(ye) 的曆史;

  1995年4月28日,一架波音757型客機平穩降落在邦達機場,標誌著成都至昌都航線正式通航,昌都各族人民的通航夢終於(yu) 圓了;

  2010年,年拉山隧道勝利貫通,成為(wei) 昌都第一條大型隧道,開啟了昌都隧道建設的新篇章;

  ……

  今年62歲的陳雪康見證了昌都交通發生的巨大變化。

  1985年,陳雪康從(cong) 當時的昌都地區行署體(ti) 改辦調到了昌都運輸公司第五隊,負責往返成都和昌都兩(liang) 地運送貨物工作。如果天氣好的情況下,單程要花費六到七天時間;如果遇到冰雪天氣,單程則需要半個(ge) 月,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和車輛油耗成本。因為(wei) 途中耗時較長,昌都基本無法售賣新鮮蔬菜和瓜果。

  “那時候,我們(men) 吃得最多的就是易保存的海帶和粉絲(si) 。”陳雪康回憶道。

  如今,落後的交通狀況已經被徹底改變,截至2020年,昌都市已有國道6條、省道10條,形成了“四縱三橫三聯”公路網;開通各類客運班線86條,客運運營總裏程達22604公裏;3家航空公司執飛昌都邦達機場,開通4條直飛線路,單日航班達到10班20架次,雪域高原與(yu) 祖國各地交通更加便捷,人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也因此得到改善。

  行政村公路全通達

  2000年,剛參加工作的李勇被分配到江達縣養(yang) 護段十七道班,回憶起在道班的生活,他告訴記者,那時候,每次從(cong) 道班去縣城購買(mai) 生活物資,必須要翻越平均海拔3900米的矮拉山。有一次,李勇從(cong) 縣城返回道班時,山上下起了雪,李勇知道如果不立刻趕回道班,大雪就會(hui) 封山。一路上,李勇騎著摩托車多次滑倒,卻一點都不敢耽誤,忍著疼痛繼續趕路。回到道班時,李勇雙手早已凍僵,失去了知覺。

  2018年10月,矮拉山隧道建成通車,翻越矮拉山的行車時長由1個(ge) 多小時縮短至10分鍾以內(nei) 。李勇對此感慨萬(wan) 分:“再也不用走這條崎嶇陡峭的山路了。”

  昌都交通的飛速發展,為(wei) 昌都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環境和條件。截至2020年,全市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89萬(wan) 公裏,11個(ge) 縣(區)公路通達率、通暢率達100%,129個(ge) 鄉(xiang) 鎮公路通達率達100%,通暢率達96.8%,1175個(ge) 行政村(社區)公路通達率達100%。

  昌都市交通運輸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江世國對記者說:“70年來,昌都交通在黨(dang) 的領導下,在援藏省市、企業(ye) 的無私援助下,一代代交通人傳(chuan) 承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交通運輸事業(ye) 實現了飛躍,現代立體(ti) 綜合交通正改變著昌都人民的生活。”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