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昌都市大力助推鄉村振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2-01-13 09:30: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在昌都西部的邊壩縣,當地群眾(zhong) 長期存在吃菜難、吃菜貴等問題,種菜更無從(cong) 談起。直到邊壩縣政府在東(dong) 托社區建立蔬菜種植基地,大力建設溫室大棚,引導群眾(zhong) 轉變生產(chan) 方式,群眾(zhong) 從(cong) “吃菜難”到“種菜掙錢”的轉變,也由此開始。如今邊壩縣的蔬菜產(chan) 業(ye) 園區,每年為(wei) 本地供應蔬菜約380噸以上,實現年產(chan) 值約320萬(wan) 元以上,平均單座溫室實現收入1.2萬(wan) 元以上。

  不隻是邊壩縣,近年來,昌都全市沐浴著黨(dang) 的陽光雨露,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ti) 要求,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在綠水青山的環抱中,一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高屋建瓴強推進

  “去年收成怎麽(me) 樣?”

  “發展產(chan) 業(ye) 還有什麽(me) 困難?”

  “您認為(wei) 咱們(men) 村應該怎樣規劃發展比較好?”

  ……

  2021年4月,邊壩縣草卡鎮拉托村駐村工作隊入駐後,迅速開展走村入戶、摸底調查工作,采取“查、看、聽、問、訪”等方式,深入全村127戶群眾(zhong) 家庭,認真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戶調查,摸清拉托村的村情和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

  像這樣的走訪調研,隻是昌都市開展基層工作的一個(ge) 縮影。2021年5月,昌都市采取“市級領導包縣區、正縣級幹部包鄉(xiang) 鎮、副縣級幹部包村(社區)、抽派幹部和駐村幹部包戶”方式,選派1萬(wan) 餘(yu) 名市縣鄉(xiang) 村幹部深入全市所有村(社區)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調研活動,查找困難問題,理清發展思路。

  為(wei) 進一步提升昌都市選派村(社區)第一書(shu) 記帶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發展集體(ti) 經濟、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本領,2021年9月,昌都市選派村(社區)第一書(shu) 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培訓班在天津市開班,昌都市11個(ge) 縣區的45名村(社區)第一書(shu) 記進行了為(wei) 期15天的培訓。

  隨後,昌都市召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調研大討論會(hui) 議。會(hui) 議總結了昌都市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有區位條件、產(chan) 業(ye) 資源、產(chan) 城協同等方麵的優(you) 勢,指出了精準施策、帶動群眾(zhong) 、責任落實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要學習(xi) 先進、正視差距,總結經驗、強化措施,全麵推進昌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發展產(chan) 業(ye) 有奔頭

  洛隆縣在曆史上是茶馬古道重鎮,是青稞種植大縣,有著“藏東(dong) 糧倉(cang) ”的美譽,還擁有多種民族手工藝傳(chuan) 承的曆史。在以食品加工為(wei) 核心、建材民俗手工業(ye) 為(wei) 輔的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已經入駐了高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藏式繪畫等18家企業(ye) ,帶動就業(ye) 超過400人。

  在洛隆,“洛宗”品牌可謂家喻戶曉。洛隆縣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cong) 事青稞等高原農(nong) 產(chan) 品的深加工,已經開發出糌粑餅幹、青稞糕點、青稞掛麵等特色產(chan) 品50多種。除了為(wei) 當地提供了45個(ge) 就業(ye) 崗位,還采用“公司+基地+農(nong) 戶+市場”的經營模式,與(yu) 1000多個(ge) 青稞種植戶簽訂了青稞收購合同,促進群眾(zhong) 增收。

  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四郎紮巴和妻子在這裏實現了就業(ye) ,四郎紮巴如今已經是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青稞米生產(chan) 線的車間副主任。

  “我這個(ge) 車間主要負責洗青稞、青稞剝皮,我妻子在泡菜車間工作,我們(men) 倆(lia) 加起來一年也有6萬(wan) 多元的收入,以前一年收入不到1萬(wan) 元。搬過來以後在這邊實現就業(ye) ,收入各方麵都很穩定,生活過得很幸福。”四郎紮巴對自己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e) 增收很是滿足。

  四郎紮巴的話,道出了不少昌都群眾(zhong) 的心聲。自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昌都市把產(chan) 業(ye) 扶貧作為(wei) 脫貧攻堅重頭戲,隨著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遍地開花,群眾(zhong) 實現了家門口持續穩定就業(ye) 增收。

  打造電商新陣地

  近年來,昌都市將產(chan) 業(ye) 培育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著力點,引導更多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流動,鞏固已有產(chan) 業(ye) 基礎,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構建綠色安全、長遠發展、優(you) 質高效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通過順應時代潮流,嚐到了做“新型農(nong) 民”的甜頭。

  “我們(men) 是在海拔3900米的西藏芒康縣天然鬆茸產(chan) 地為(wei) 您直播,我們(men) 帶給大家的是芒康縣精品鮮鬆茸……”2021年鬆茸采摘季,四朗卓嘎對著鏡頭熟練地向直播間的顧客介紹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

  直播帶貨是芒康縣農(nong) 村電商為(wei) 了帶動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而實施的一項重要舉(ju) 措。2017年,在芒康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芒康縣農(nong) 村電商正式啟動。多年來,一直致力於(yu) 走出一條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助力藏東(dong) 農(nong) 特產(chan) 品營銷、品牌建設、服務當地百姓生活的藏東(dong) 農(nong) 村電商興(xing) 起之路。

  當季鬆茸大賣的同時,也帶動了索多西辣椒醬、鹽井葡萄酒等其他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銷量,對芒康縣特色產(chan) 品線上銷售、樹立品牌,起到了顯著成效。

  納西鄉(xiang) 加達村村民洛鬆玉珍將自家曬好的紅鹽賣給電商收購人員,數了數剛到手的鈔票,洛鬆玉珍笑開了花:“以前家裏賣鹽要拉到鎮上甚至更遠的地方,錢少不說還很辛苦。現在,在自家門口就能賣鹽,收入還比以前足足高了兩(liang) 倍。”

  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鼓已經擂響,昌都全市上下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鬥,不斷夯實農(nong) 村發展基礎,闖出一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天地。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