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123”工作法繪就鄉村振興美麗圖景

發布時間:2022-01-17 19:06:00來源: 網信米林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篇大文章,必須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米林縣強基辦、各駐村(居)工作隊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建立“一套機製”、完善“兩(liang) 項管理”、做到“三個(ge) 強化”,激發活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一套機製。群眾(zhong) 脫貧後最擔心的就是扶貧政策“斷了線”、返貧沒人管。縣強基辦將“三類人員”幫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按照“四個(ge) 不摘”政策,結合各村(居)脫貧不穩定戶、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邊緣易致貧戶實際情況,聯合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與(yu) 各派駐單位溝通協調,為(wei) 14戶“三類人員”安排結對幫扶人員43人,要求各幫扶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扶誌扶智、生產(chan) 指導、技術服務、信息服務、技能培訓、就業(ye) 介紹等幫扶活動,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隊伍不散、力量不減、靶心不偏。截至目前,共有31名幫扶人員“因戶施策”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31場次,惠及“三類人員”40人,切實形成上下聯動、互相協作的工作模式,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兩(liang) 項管理。做好返貧監測管理。緊盯易致貧返貧關(guan) 鍵因素,強化實時跟蹤、常態監測、及時預警、落實幫扶措施,充分發揮“內(nei) 外因”動力,嚴(yan) 格落實防返貧監測管理程序,今年以來,各駐村(居)工作隊協助做好易返貧致貧人口常態化監測779次,對702戶開展返貧監測,製定有針對性的防返貧措施121條,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做好項目管理。產(chan) 業(ye) 發展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根本之策,既可以激發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又能全麵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質量和穩定性,今年以來,各工作隊從(cong) 各渠道爭(zheng) 取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幫扶項目5個(ge) ,資金5850000元,並在實施管理上出力助力,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畫好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同心圓”。

  三個(ge) 強化。強化組織建設。各駐村(居)工作隊協助村班子將113名想幹事、能幹事、有激情的年輕群眾(zhong) 發展為(wei) 中共黨(dang) 員,以夜校等形式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756場次,協助召開支部黨(dang) 員大會(hui) 521場次、黨(dang) 支部委員會(hui) 560場次、黨(dang) 小組會(hui) 428場次、講黨(dang) 課503場次,以強有力的組織力量為(wei) 支撐,既“為(wei) 了群眾(zhong) ”,也“依靠群眾(zhong) ”,引導群眾(zhong) 更好地發揮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觀能動性。強化教育培訓。縣強基辦先後2次舉(ju) 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培訓班,各鄉(xiang) (鎮)強基辦也多次組織進行培訓,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培訓覆蓋率達100%,引導駐村工作隊員當好黨(dang) 員幹部的“當家人”、增收致富的“領路人”、服務群眾(zhong) 的“貼心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強化鄉(xiang) 村治理。分主題、分層麵、分步驟麵對麵向群眾(zhong) 宣講科普知識、法律知識、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普及防災抗災和自救互救、避險逃生等知識437場次,覆蓋群眾(zhong) 25400餘(yu) 人次,用身邊事、身邊人教育引導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zhong) 厲行法製、移風易俗、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維護和諧穩定局麵、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jue) 心。


圖為(wei) 縣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李娜到幫扶對象家中走訪慰問


圖為(wei)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馮(feng) 椿到幫扶對象家中走訪慰問


圖為(wei) 臥龍鎮麥村集體(ti) 經濟分紅現場


圖為(wei) 臥龍下卻村工作隊組織黨(dang) 員在色果拉村參觀學習(xi)

(責編: 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