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完善保護體係 健全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2022-01-20 09:44: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冬日的宗角祿康公園內(nei) ,上千隻候鳥聚集在龍王潭中。它們(men) 時而淩空盤旋,時而悠閑踱步,鳥鳴聲此起彼伏。

  這些候鳥中有紅嘴鷗、斑頭雁、赤麻鴨等國家保護動物。每年冬季,它們(men) 都會(hui) 飛到這裏過冬,成為(wei) 了冬日裏一道美麗(li) 的風景。

  近年來,西藏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全麵提升,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沿著國道317線自那曲市前往雙湖縣,行駛在廣袤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放眼望去,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等野生動物三五成群,在草原上悠閑踱步。避讓動物、禁止鳴笛的標識牌立於(yu) 道路兩(liang) 旁顯眼位置,提醒著過往司機和人群自覺保護野生動物。

  以1974年《關(guan) 於(yu) 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通知》下發為(wei) 開端,西藏各地相繼建立了黑頸鶴、藏羚羊、野犛牛、扭角羚、西藏野驢、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動物保護區或禁獵區。截至2020年,共建立自然保護區81處,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5.94%。

  吉隆縣位於(yu) 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nei) ,這裏山深林密,生活著雪豹、長尾葉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羚、血雉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吉隆溝,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長尾葉猴穿梭於(yu) 村莊、公路。“遇到它們(men) 橫穿馬路,我們(men) 都會(hui) 遠遠地停下來,等它們(men) 過去再走。”吉隆縣林業(ye) 管護站工作人員旦增晉美說,人們(men) 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即使是野生動物偶爾破壞了村民的莊稼,村民也不會(hui) 傷(shang) 害它們(men) 。”

  珠峰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麵積約3.3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日喀則市定日、吉隆等4縣。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與(yu) 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交叉重疊,保護區管理複雜且困難。但是在發生矛盾和利益衝(chong) 突的時候,保護動物總是被放在第一位。

  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20多年來,保護區內(nei) 新記錄到200多種脊椎動物,尤其是旗艦物種雪豹,其種群數量目前有200隻左右。

  保護體(ti) 係日益完善

  1985年,西藏建立了首批自然保護區。

  1986年,墨脫自然保護區成為(wei) 西藏首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西藏第一個(ge)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珠峰自然保護區工作委員會(hui) 建立。此後,西藏保護區建設經曆了大發展、提質增效、優(you) 化調整階段。

  2015年,西藏啟動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點工作,設立管理局、建設管理站、成立專(zhuan) 業(ye) 管護隊伍,配齊交通、巡護、監測等設備,全麵建立管理局、管理分局、管理站三級管理體(ti) 係,著力提升保護區規範化、製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涵蓋了那曲市、阿裏地區7個(ge) 縣,總麵積29.8萬(wan) 平方公裏,是目前我國麵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55歲的普瓊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的一名管護員。普瓊祖祖輩輩生活在羌塘無人區邊緣的阿裏地區日土縣阿汝村,20世紀90年代,他當上了野保員,開始守護他心愛的野生動物。

  那曲市林草部門聘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專(zhuan) 家對他們(men) 進行了自然保護區管理知識、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觀測設備使用方麵的專(zhuan) 業(ye) 培訓。現在,普瓊和同事們(men) 都能熟練使用GPS定位儀(yi) 、高倍望遠鏡、衛星電話、單反相機等觀測設備。

  “我們(men) 有各自管轄的區域,巡護中用GPS定位後,就可以將看到的情景拍攝、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巡護情況上報一次。”普瓊說。

  此外,2010年至今,西藏落實投資13億(yi) 餘(yu) 元,先後實施極小種群救護繁育、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試點、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和救護站建設等項目120餘(yu) 項,野生動物保護能力不斷提高。

  法律法規不斷健全

  為(wei) 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西藏先後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shang) 害或者財產(chan) 損失補償(chang) 辦法》《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等,印發了《關(guan) 於(yu) 依法加強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chan) 品管理的通知》《關(guan) 於(yu) 依法加強采集、運輸、加工和經營利用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其產(chan) 品管理的通知》等。

  “這些法律法規,使西藏野生動物等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為(wei) 依法保護、規範管理打下了堅實基礎。”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處長紮西多吉說。

  特別是2010年《西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shang) 害或者財產(chan) 損失補償(chang) 辦法》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健全了動物肇事損失補償(chang) 機製,提高了農(nong) 牧民參與(yu) 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實現了維護群眾(zhong) 利益、保護野生動物的雙贏目標,截至目前,累計兌(dui) 現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惠民資金9.6億(yi) 元。

  隨著一項項保護政策和措施的實施,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期間,已正式發表新物種5個(ge) 、中國新紀錄物種5種、自治區新紀錄物種23種。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上世紀最少時隻有7萬(wan) 隻,至今已超過30萬(wan) 隻;野犛牛種群數量上世紀僅(jin) 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wan) 餘(yu) 頭;黑頸鶴數量上世紀不足2000隻,至今已過萬(wan) 餘(yu) 隻;滇金絲(si) 猴上世紀末不足600隻,現已達到800餘(yu) 隻;曾被國際社會(hui) 認為(wei) 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由發現時的200餘(yu) 頭,至今已有3500餘(yu) 頭,並且種群不斷擴大。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野生動物棲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