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掃碼點餐,服務也須在線

發布時間:2022-01-20 09:3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鄒 翔

  掃碼、關(guan) 注商家公眾(zhong) 號、同意獲取用戶位置信息、點餐……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餐飲店推出了掃碼點餐服務,與(yu) 此同時,紙質菜單在一些店裏成為(wei) “稀缺品”、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才能點餐等問題,也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討論。近期,相關(guan) 平台向開發者推送通知,提醒開發者自查是否存在“掃碼點餐強製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問題並及時進行整改,核查違規的公眾(zhong) 號將被限製二維碼打開公眾(zhong) 號能力。平台回應消費者訴求,主動承擔相應責任,有助於(yu) 提升消費體(ti) 驗,贏得消費者歡迎。可以說,不讓掃碼點餐成為(wei) “單選題”,才能答好服務消費者的“必答題”。

  與(yu) 傳(chuan) 統的人工點餐相比,掃碼點餐有不小優(you) 勢。從(cong) 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掃碼點餐減少了對服務人員的依賴,既能節約時間,也方便挑選菜品。對商家來說,掃碼點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營業(ye) 效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無接觸點餐和無接觸結賬減少了疫情傳(chuan) 播的風險,客觀上也助推了掃碼點餐的普及。正是因為(wei) 有多方麵的優(you) 勢,掃碼點餐越來越受到餐飲行業(ye) 的青睞,日益成為(wei) 用戶的消費習(xi) 慣。

  然而,無接觸服務並不意味著可以降低服務水準,恰恰相反,隻有提供更優(you) 質的服務,才能讓掃碼點餐給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現實生活中,有的餐廳不提供人工點餐服務,隻提供掃碼點餐;有的要求消費者先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或小程序,再進行掃碼點餐;還有的不向消費者提供直觀可查的現場菜單和菜品價(jia) 格……如此種種,不僅(jin) 有違商業(ye) 慣例,也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讓“消費便利”成了“消費煩惱”。新技術的運用應該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多樣的選擇而不是相反,掃碼點餐也不應該成為(wei) 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ti) 的消費壁壘。掃碼點餐,服務也須在線,如此,方能更好滿足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

  更值得重視的是,消費者的個(ge) 人信息和隱私安全在掃碼點餐過程中如何得到更好保障?現實生活中,在一些餐廳掃碼點餐時,往往需要將自己的個(ge) 人信息授權給相關(guan) 公眾(zhong) 號或小程序使用。消費者到餐飲店是為(wei) 了就餐,並無必要提供手機號、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訊錄等與(yu) 餐飲消費無關(guan) 的信息。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也明確要求,處理個(ge) 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並應當與(yu) 處理目的直接相關(guan) ,采取對個(ge) 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ge) 人信息,應當限於(yu) 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範圍,不得過度收集個(ge) 人信息。借掃碼點餐獲取消費者個(ge) 人信息,不僅(jin) 有違法律相關(guan) 規定,也會(hui) 增加消費者個(ge) 人信息的泄露風險。

  未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餐飲行業(ye) 肯定還會(hui) 迎來更多變革。從(cong) 機器人配菜、送餐,到點餐時根據消費記錄“定製推送”,再到食品原材料的溯源,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但無論消費場景、服務形式如何變化,都需要把顧客放在第一位,築牢消費者信息安全的防線,更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提供良好的就餐體(ti) 驗,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夯實長久健康發展的基礎。(鄒 翔)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