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貼心服務 情係“三農”

發布時間: 2022-01-21 09:23: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立足本職崗位,紮實推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在為(wei) 民服務上力行,圍繞西藏“三農(nong) ”工作,堅持“幹”字當頭、“實”字托底,用心用情辦實事,切實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服務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ju) 措,增強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我們(men) 邀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給大家上課,機會(hui) 難得。請各位認真學習(xi) ,並積極提問。”2021年4月,為(wei) 回應種植戶的迫切需求,山南市舉(ju) 辦蔬菜種植技術講座,邀請西藏自治區種植專(zhuan) 家為(wei) 種植戶貢獻“金點子”,受到大棚種植戶的廣泛讚譽。

  2021年3月,為(wei) 緩解基層農(nong) 牧科技人員緊缺的狀況,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難題,在區黨(dang) 委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安排下,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聯合水利廳、林草局、農(nong) 牧科學院、西藏農(nong) 牧學院及各市地農(nong) 牧科技力量,選派出1926名科技人員深入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大力宣講黨(dang) 的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科技服務覆蓋全區7市地74個(ge) 縣區685個(ge) 鄉(xiang) 鎮。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計舉(ju) 辦各類培訓160多場次,參訓人數1萬(wan) 多人,“手把手、麵對麵”開展技術指導2萬(wan) 多人次。

  在此過程中,技術服務組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切實把配套集成、簡單易學的種植、養(yang) 植技術和標準化生產(chan) 技術傳(chuan) 授給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有效提高了西藏新型經營主體(ti) 生產(chan) 經營能力、科技應用能力和示範帶動能力,全力補齊農(nong) 牧科技發展短板。

  增加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收入

  農(nong) 業(ye) 豐(feng) 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民的笑臉和讚賞就是最大的成就。2021年,西藏以試點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項目為(wei) 切入點,大力增加飼草供給,在推進農(nong) 牧業(ye) 適度規模發展上辦實事。

  2021年,西藏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建設作為(wei) 深化農(nong) 村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在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5市21個(ge) 縣區實施農(nong) 業(ye) 托管服務試點,試點總麵積20萬(wan) 畝(mu) 。項目結合縣區實際,因地製宜圍繞青稞、小麥等糧食作物生產(chan) ,以環節托管、全程托管為(wei) 主要服務模式,在整村、整鄉(xiang) 及更大區域集中連片推進農(nong) 業(ye) 托管服務試點。截至2021年10月底,項目完成任務麵積19.28萬(wan) 畝(mu) ,服務種植戶17137戶。通過把眾(zhong) 多中小農(nong) 戶引入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軌道,有效解放農(nong) 村勞動力,推動在家務農(nong) 的青壯年外出務工,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草業(ye) 是畜牧業(ye) 發展的基礎。2021年,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拉薩、山南、林芝、昌都4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廣泛發動群眾(zhong) ,精心謀劃、周密組織,深入農(nong) 牧區一線,加強飼草複種政策、技術、效益等方麵的宣傳(chuan) 引導,為(wei) 順利有序推進飼草複種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為(wei) 進一步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開展飼草複種的積極性,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會(hui) 同區財政廳出台飼草複種補貼政策,落實複種種子補貼資金1700萬(wan) 元。2021年飼草複種在拉薩、山南、林芝、昌都4市實施,計劃複種20萬(wan) 畝(mu) ,比2020年增加5萬(wan) 畝(mu) 。截至2021年10月底,20萬(wan) 畝(mu) 飼草複種任務全部完成,有效增加了飼草供給,較好地滿足了牛羊日常飼養(yang) 、冬季春季抗災、接羔育幼等飼草需要,為(wei)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為(wei) 守護好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先後開展農(nong) 資質量和“瘦肉精”問題排查、放心農(nong) 資下鄉(xiang) 進村宣傳(chuan) 周活動、食品安全宣傳(chuan) 周活動,以“四不兩(liang) 直”方式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監管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西藏自治區級定量檢測農(nong) 產(chan) 品3991批次,樣品抽取範圍覆蓋7市地,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用實際行動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讓人民群眾(zhong) 吃得放心。

  2021年,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采取摸清底子、認真篩選符合條件的追溯點等措施,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設。目前,已完成西藏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優(you) 化和對30家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的產(chan) 品追溯。

  截至2021年10月底,借助信息平台上傳(chuan) 數據近萬(wan) 條,打印追溯貼碼及標簽、合格證近7000張。“該平台操作性強,非常便於(yu) 企業(ye) 追溯及政府監管工作的開展,為(wei) 實現與(yu) 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全麵對接打下了基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

  隨著信息平台的進一步優(you) 化,消費者對追溯貼碼的農(nong) 產(chan) 品的信任度明顯增強,嘎瑪藏雞蛋、奇聖犛牛肉、高原之寶犛牛奶、察隅獼猴桃等產(chan) 品的銷售量明顯增加。

  讓美麗(li) 鄉(xiang) 村更宜居

  農(nong) 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關(guan) 係到農(nong) 牧民的生活質量。

  2021年,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為(wei) 切入點,在“三清一改”的基礎上,增加了“清理飼草料堆放和改變人畜混居”內(nei) 容,形成具有西藏特點的“四清兩(liang) 改”村莊清潔行動,各市地、縣區、鄉(xiang) 鎮、村(居)按照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要求,層層安排落實,全力在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上辦實事。

  在具體(ti) 工作中,采取與(yu) 駐村工作相結合、與(yu) 群團組織相結合、與(yu) 行業(ye) 管理相結合、與(yu) 宣傳(chuan) 引導相結合、與(yu) 群眾(zhong) 主體(ti) 相結合、與(yu) 生態崗位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全區所有村莊全覆蓋。

  2021年,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各級部門先後開展了以“春節·藏曆新年戰役”“共建清潔家園·喜迎建黨(dang) 百年”為(wei) 主題的村莊清潔專(zhuan) 項行動3次,每月對各地村莊清潔行動推進情況進行通報。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區累計發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達87.91萬(wan) 人次,共清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3.69萬(wan) 噸、白色垃圾1.04萬(wan) 噸、村內(nei) 水塘0.99萬(wan) 口、村內(nei) 溝渠1.86萬(wan) 公裏、畜禽糞汙廢棄物1.05萬(wan) 噸、秸稈亂(luan) 堆亂(luan) 放0.74萬(wan) 處;積極推進全區120個(ge) 村莊開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全區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無樹戶”全部消除。約40%的村莊基本實現人畜分離,完成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32797座,農(nong) 牧民居住的衛生環境持續改善,農(nong) 牧區更加宜居。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