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時代命題 找準角色定位
深入學習(xi) 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精神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
在喜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之際,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勝利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世界曆史的高度,透過文明發展的規律,把握中國命運的船舵,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宗教觀,結合我國國情和中華文化特點,係統闡述新時代黨(dang) 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深刻闡明宗教與(yu) 國家、社會(hui) 和人民的關(guan) 係,指明了宗教服務祖國、順應時代的健康傳(chuan) 承之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廣大藏傳(chuan) 佛教界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發揚“愛國愛教、遵規守法、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堅持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方向,深入開展“遵行四條標準,爭(zheng) 做先進僧尼”教育實踐活動,全麵倡導廣大僧尼和信教群眾(zhong) 弘揚愛國精神,講大局、講法治、講科學、講愛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服從(cong) 服務於(yu) 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深化了對“有國才有家、56個(ge) 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理解認知,增強了擁護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高度自覺,增進了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情感認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藏傳(chuan) 佛教是佛教中國化的產(chan) 物,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藏傳(chuan) 佛教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各兄弟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文化的曆程中應運而生,在西藏文化同中原文化互動融合中演變升華。可以說,一部漢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就是一部西藏地方和祖國的關(guan) 係史。早在遠古時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就與(yu) 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產(chan) 生了語言、文化、血緣和信仰上的密切聯係。孫中山先生曾指出,“國家之本,在於(yu) 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wei) 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wei) 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中華民族是家園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命運共同體(ti) ,藏族和包括藏族在內(nei) 的整個(ge) 中華民族是家庭成員和整個(ge) 大家庭的關(guan) 係,血脈相連、永不割舍。藏傳(chuan) 佛教的民族性和區域性,既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的具體(ti) 體(ti) 現,又是藏傳(chuan) 佛教界服務國家統一、人民福祉,展現責任擔當的重要著力點。回顧曆史,曆代先輩高僧大德始終高舉(ju) 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為(wei) 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hui) 穩定做出過不朽的功勳,薩迦班智達、八思八國師、宗喀巴大師等堪為(wei) 傑出楷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帝國主義(yi) 發動的兩(liang) 次侵略www.easyfundingllc.com的戰爭(zheng) ,都受到藏傳(chuan) 佛教愛國人士和廣大各族同胞的誓死抗爭(zheng) ,表現出僧俗群眾(zhong) 熱愛祖國、保護家園的愛國精神。放眼今天,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藏傳(chuan) 佛教為(wei) 捍衛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hui) 和諧等方麵所要付出的努力,仍然任重道遠。
不容回避的是,一定曆史時期以來藏傳(chuan) 佛教受到了舊西藏封建農(nong) 奴製的“汙染”,被扭曲異化成奴役百姓的工具。廣大農(nong) 奴在“迷信化”“來世化”的誤導下,不明不白地接受剝削,糊裏糊塗地承受摧殘,身心陷入囹圄,暗無天日、苦不堪言。舊社會(hui) 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藏族民謠“農(nong) 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錢高;農(nong) 奴麵前三條路,逃荒、為(wei) 奴、做乞討”就是真實寫(xie) 照。共產(chan) 黨(dang) 來了苦變甜,藏族人民終於(yu) 明白了苦難的源頭,走出了苦難的盡頭,開始幸福地感受溫暖的陽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英明領導下,在“金珠瑪米”的徹底解放下,百萬(wan) 農(nong) 奴從(cong) 此翻身做主人。西藏從(cong) 黑暗走向光明、從(cong) 落後走向進步、從(cong) 貧窮走向富裕、從(cong) 專(zhuan) 製走向民主、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與(yu) 此同時,藏傳(chuan) 佛教從(cong) 政教合一的製度中分離出來,得到正本清源,逐步實現從(cong) 剝削壓迫到慈悲平等、從(cong) 奴役工具到奉獻社會(hui) 、從(cong) 精神鴉片到清涼智慧、從(cong) 百姓枷鎖到服務人民的深刻轉變,更好回歸到佛陀“慈悲為(wei) 懷、普度眾(zhong) 生,莊嚴(yan) 國土、利樂(le) 有情”的初心本懷。“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早已成為(wei) 西藏各族兒(er) 女的共同心聲。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啟示當代藏傳(chuan) 佛教界:隻有把佛教事業(ye) 放到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大局、放到社會(hui) 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全局中來思考,隻有堅持中國化方向不動搖、堅定不移走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的道路,朝著更好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社會(hui) 和諧方向前進,才能健康傳(chuan) 承,才有光明前景。
法不應機則無生命。一個(ge) 宗教的興(xing) 衰,內(nei) 因起主要作用。國家政策、社會(hui) 環境、群眾(zhong) 需求如同陽光雨露和土壤一樣,如果“種子”腐爛,就不可能結出果實。佛教傳(chuan) 承兩(liang) 千五百餘(yu) 年,穿越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藏傳(chuan) 佛教各教派的興(xing) 盛衰落都與(yu) 自身能否主動適應時代,勇於(yu) 自我革新息息相關(guan) 。宗喀巴大師高樹戒律法幢,教風為(wei) 之一新,藏傳(chuan) 佛教得以弘傳(chuan) ,這就是藏傳(chuan) 佛教與(yu) 時代相呼應的最好例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蚌寺視察時指出:宗教的發展規律在於(yu) “和”,任何宗教的生存發展,都必須同所在社會(hui) 相適應,這是世界宗教發展傳(chuan) 播的普遍規律。維護好藏傳(chuan) 佛教正信正行本來麵貌,積極探索自身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的發展模式,順應國家發展和民心所向,是新時代藏傳(chuan) 佛教必備的自省自覺。找準角色定位,是當代藏傳(chuan) 佛教界必須答好的時代命題。找不到會(hui) 走死路,找不好會(hui) 走偏路,最終將被曆史無情淘汰。藏傳(chuan) 佛教堅持走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的道路,就像車輛行駛在道路上,是“車找路”而不是“路找車”。在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社會(hui) ,寺廟不但是一個(ge) 信仰學修的場所,而且摻雜了複雜的社會(hui) 功能,甚至宗教自身還淪為(wei) 了剝削工具。如今,寺廟更加清淨、僧尼更加純粹,寺廟回歸到了單純學修佛法的功能。此外,國家全麵推行義(yi) 務教育,公民在完成國民基礎教育後,客觀上也有助於(yu) 僧尼在更廣闊、更成熟的視野中追求信仰、守持戒律。同時各級黨(dang) 和政府把廣大僧尼當作公民、當作朋友、當作親(qin) 人,給予溫暖照顧,關(guan) 心生活困難,推出一係列利寺惠僧政策,文物修繕、僧舍建設、養(yang) 老就醫等實際困難得到極大解決(jue) ,即使偏遠寺院大部分也保障了水、電、路、廣播電視等硬件設施。各族群眾(zhong) 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正常的宗教活動依法得到保護。部分寺廟也逐漸成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宣傳(chuan) 陣地,新時代藏傳(chuan) 佛教正承擔著維護社會(hui) 和諧安定、民族和睦團結及國家安全統一的時代責任。
新時代藏傳(chuan) 佛教隻有適應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順應時代和文明的呼喚,才能有健康發展的美好未來。當代藏傳(chuan) 佛教要在中華文化沃土上生長,要在黨(dang) 和人民厚望下前進,要同時代發展相結合,要在祖國強盛中弘揚,就應該以更廣闊、更宏觀的視野看待和思考自身的使命責任,努力發揮正向能量,找準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角色定位:做祖國利益的捍衛者和人民利益的服務員,做祖國立場的擁護者和人民立場的守衛人。從(cong) 西藏民主改革以後藏傳(chuan) 佛教回歸本真的發展曆程看,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是緊跟時代、融入社會(hui) 的必由之路,也是麵向未來的必要條件。
愛教者必愛國,愛民者必愛黨(dang) 。藏傳(chuan) 佛教界擁護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既是政治上的選擇,也是信仰上的實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造福各族人民,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推動世界和平,是至善之行,也正是佛教2500多年來所想所盼的價(jia) 值追求,定當為(wei) 真正佛教徒們(men) 所仰慕、所踐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短短一百年間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14億(yi) 中國人民共享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黨(dang) 的領導地位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從(cong) 佛教角度來講也是黨(dang)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因果體(ti) 現。反過來講,一個(ge) 不擁護黨(dang) 的領導、反對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國佛教徒,就會(hui) 背離人民群眾(zhong) ,脫離度眾(zhong) 機緣,失去信仰上的實踐。
“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luan) 是禍”。藏傳(chuan) 佛教在曆史上為(wei) 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大一統建立做出過傑出貢獻,然而,近代以來也出現過“害群之馬”。藏傳(chuan) 佛教界要保持絕對清醒,充分發揮在反分裂鬥爭(zheng) 中的特殊作用,正如佛陀在《梵網經菩薩戒本》和《優(you) 婆塞戒經受戒品》中提出的不做國賊、不謗國主、不漏國稅、不犯國製的戒條。努力引導僧尼和信眾(zhong) 深刻認識國家富強與(yu) 宗教和順的因果關(guan) 係、個(ge) 人命運同祖國命運的必然聯係,要勇於(yu) 主動發聲,同民族分裂勢力作鬥爭(zheng) 。堅決(jue) 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堅定站在祖國和人民的立場。
在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新時代認識宗教、處理宗教問題、做好宗教工作的“九個(ge) 必須”,是我們(men) 今後工作的行動指南。推進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就是要全麵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及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遵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四條標準”和“五個(ge) 有利於(yu) ”的要求,牢牢把握愛國進步和分裂倒退的鬥爭(zheng) 這一藏傳(chuan) 佛教領域的主要矛盾,深入開展反分裂鬥爭(zheng) ,堅定擁護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定擁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反對任何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服從(cong) 服務於(yu) 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
推進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應進一步深化“依法治教”“從(cong) 嚴(yan) 治教”的理念。十世班禪大師常講到“愛國要守法,愛教要守戒”,早在1959年6月主動提出“憲法進寺廟,對寺廟進行民主管理”,促進了藏傳(chuan) 佛教從(cong) “以教治教”向“依法治教”轉變。當代藏傳(chuan) 佛教界要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強化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宣傳(chuan) “要做好僧尼,先做好公民”,主張“教民首先是公民,自覺盡好公民義(yi) 務是基本要求”,引導僧尼樹牢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公民意識,強化國法大於(yu) 教規、公民先於(yu) 教民的思想共識,自覺尊崇憲法、敬畏法律,主動落實《宗教事務條例》《藏傳(chuan) 佛教寺廟管理辦法》《藏傳(chuan) 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等法規,做到一言一行、一舉(ju) 一動不碰“紅線”、不出“底線”,做新時代遵規守法的好公民。
推進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應堅持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寺廟僧尼和信教群眾(zhong) ,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浸潤藏傳(chuan) 佛教。“諸法因緣生”,藏傳(chuan) 佛教起之於(yu) 、興(xing) 之於(yu) “人間因緣”,需要關(guan) 懷人間、深入人間、奉獻人間。藏傳(chuan) 佛教界人士不能把群眾(zhong) 的信仰當作號令資源,而要以服務者的心態融入新時代發展。藏傳(chuan) 佛教可以服務群眾(zhong) 生活,但不能幹涉群眾(zhong) 生活;可以參與(yu) 社會(hui) 生產(chan) ,但不能幹擾社會(hui) 生產(chan) ;不能把本應教職人員遵守的清規戒律移植到群眾(zhong) 頭上。衡量藏傳(chuan) 佛教發展水平,不是要看信眾(zhong) 數量增加了多少,而是要看為(wei) 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多大貢獻,堅決(jue) 防範“功利化”“商業(ye) 化”,努力減輕信教群眾(zhong) 的宗教負擔。沒有好的今生哪有好的來世,要鼓勵信眾(zhong) 過好今生生活,引導正信正行、拒絕迷信盲從(cong) ,倡導移風易俗、反對極端崇拜,樹立文明生活新風尚,讓信眾(zhong) 將更多時間精力和財物用於(yu) 發展生產(chan) 、改善生活上來,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出藏傳(chuan) 佛教界應有的貢獻。
沒有國家的繁榮強盛、社會(hui) 的安定和諧,人民的幸福就沒有保障,宗教的和順更沒有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必須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guan) 係”,中國五大宗教應當共同服務於(yu) 國家發展戰略,發揮各自獨特作用,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宗教團體(ti) 自身建設、教義(yi) 闡釋和價(jia) 值塑造中,努力把廣大信教群眾(zhong) 團結在黨(dang) 和政府周圍,始終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潮平兩(liang) 岸闊,風正一帆懸。當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航船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掌舵下破浪前行,中華兒(er) 女同乘一艘巨輪,隻有齊心搖櫓才能駛向更加美好的彼岸。藏傳(chuan) 佛教界將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好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精神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準確理解把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宗教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舉(ju) 措,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國、心中愛民,共同奮力譜寫(xie)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篇章。
(作者為(wei)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
本文刊《中國宗教》2022年01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