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都有一股朝氣蓬勃的力量湧入西藏民族大學,他們(men) 將在這裏開啟人生新篇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便是他們(men) 的“開學第一課”。
“在西藏民族大學,各民族師生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生動實踐已然開花結果。”這是西藏民族大學醫學部輔導員國園園的切身感受。
近年來,作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西藏民族大學,始終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賀信精神為(wei) 統領,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理念,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是福、分裂動亂(luan) 是禍”意識,深刻認識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舉(ju) 辦《大學生要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及在西藏的偉(wei) 大實踐》等主題學術講座,舉(ju) 行第二屆“提升科學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召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的少數民族文學使命”研討會(hui) ……一個(ge) 個(ge) 關(guan) 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宣傳(chuan) 教育活動沁潤著莘莘學子的心靈。
“我們(men) 把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建設中,教育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勇做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西藏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相理鋒告訴記者。
與(yu) 此同時,西藏民族大學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課程思政”為(wei) 依托,開展主陣地全麵教育;以“三個(ge) 離不開”教育和“三聯三進一交友”活動為(wei) 依托,開展針對性教育;以入學教育、畢業(ye) 教育和“3·28”等重要節點教育為(wei) 重點,開展全過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學和研究工作中,西藏民族大學成立“西藏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協同創新中心”,持續推進自治區重大委托課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西藏實踐研究”工作;並編纂《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講義(yi) 》,啟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通識課等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積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其中重要內(nei) 容。西藏民族大學充分發揮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作用,堅持把熟練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wei) 師生行為(wei) 規範的基本標準,堅持把“說好普通話,寫(xie) 好規範字”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開展師生普通話、規範字、粉筆字等比賽和師生課前5分鍾普通話誦讀活動,全麵提高師生人文素養(yang) ,厚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底蘊,培育家國情懷,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優(you) 良傳(chuan) 統文化。
如今,西藏民族大學裏形式多樣、富有特色、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無不體(ti) 現著各民族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團結一家親(qin) 的氛圍。
“我們(men) 始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融入立德樹人的各項事業(ye) 中,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人才培養(yang) 各環節,努力為(wei) 國家和西藏培養(yang) 更多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西藏民族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副校長劉凱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