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向好:大美西藏入畫來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更加重視保護生態環境,采取綜合舉(ju) 措,著力守護綠水青山。
近年來,西藏各級各部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有力確保了西藏生態環境持續保持良好。
濕地保護有力有效
位於(yu) 羌塘草原腹地的錯鄂湖,是色林錯的衛星湖之一,湖中島上棲息著數以萬(wan) 計的各種鳥類,有棕頭鷗、白翅浮鷗、燕鷗、斑頭雁、長鷸、赤麻鴨、鳳頭潛鴨、赭紅尾鴝、烏(wu) 鴉、雪雀等,它們(men) 歡快的叫聲不絕於(yu) 耳……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保員白瑪丹增告訴記者,由於(yu) 島上植被密布,有藏蒿、蕁麻、大蒿草、小蒿草、野蔥等,因此鳥類大都聚集在此,覓食、築巢、繁衍生息。
錯鄂湖的今昔風光,離不開黨(dang) 和政府的有力舉(ju) 措。近年來,那曲市本著“保護第一、促進發展”的原則,按照《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建立保護發展森林和濕地資源目標責任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積極執行《那曲市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把濕地保護工作納入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作來抓,采取有效措施、周密部署,濕地保護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整體(ti) 濕地保護良好、局部濕地麵積呈增加趨勢的成效。
據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那曲市一次性聘用8894名濕地生態管護員和監督員,並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shu) ,實施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並要求各級林業(ye) 部門嚴(yan) 格執法、依法行政,嚴(yan) 厲打擊各種破壞濕地、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藏已初步建立起了多樣化的濕地保護體(ti) 係,濕地保護已駛入‘快車道’。”區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將繼續全麵落實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作,守護好西藏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
空氣質量穩步提升
走進雪域高原“西大門”——阿裏地區獅泉河鎮,最醒目的是由紅柳、沙棘等高原耐寒植物構成的一排排行道樹,在寒風中頑強地挺立著,為(wei) 這座西部城鎮增添了勃勃生機。
“這是我們(men) 多年植樹造林的成果。”阿裏地區林業(ye) 和草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的獅泉河鎮一片荒蕪,每年入冬就開始刮大風,沙塵漫天,空氣質量很差,這給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
自國土綠化工作啟動以來,阿裏地區先後開展了“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重點區域造林工程等國土綠化項目,持續推進義(yi) 務植樹、庭院綠化等活動,實現綠化麵積逐年增加,“無樹村”“無樹戶”數量逐年減少,為(wei) 提升空氣質量、改善人居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針對西藏大氣的主要汙染源是沙塵和機動車尾氣這一實際,專(zhuan) 門製定出台《西藏自治區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緊扣西藏實際,將許多行之有效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如持續加大植樹造林、消除‘無樹村’和‘無樹戶’等綠化國土、防治沙(揚)塵汙染措施上升為(wei) 法規規定,還專(zhuan) 門設置了沙(揚)塵汙染防治章節,凸顯西藏大氣汙染防治的特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2020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整體(ti) 保持優(you) 良,全區環境空氣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99.4%、較前兩(liang) 年都有穩步提升。其中,拉薩市環境空氣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100%,在全國168個(ge) 重點城市中排名第2位;其他市地環境空氣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分別為(wei) 日喀則市99.4%、山南市99.4%、林芝市100%、昌都市100%、那曲市99.7%、阿裏地區97.0%,在全國33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分別為(wei) 第5名、第11名、第1名、第9名、第25名、第9名。
文明新風勁吹高原
隆冬時節,昔日的藏北牧區一向是寒風鼓噪、大雪紛紛,隨之而來的就是沙石遍地走、垃圾滿天飛的景象。記者來到羌塘草原腹地的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卻眼前一亮,潔白整齊的藏式小院錯落有致;屋頂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街巷裏,一群身穿紅馬褂的村民正忙著清理路麵,他們(men) 一手拿著垃圾夾、一手提著垃圾簍,撿拾地上的垃圾。這情景,不禁令人感歎,真是一座特色鮮明的藏北文明新村。
為(wei)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紮實開展,打通引導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銅龍村在發展新型牧區產(chan) 業(ye) 、助推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時,積極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服務平台,讓群眾(zhong) 自發組織起來,用文明行動築起文明家園,以產(chan) 業(ye) 富民和鄉(xiang) 風文明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路子已經形成。
今年46歲的次多,是村級環保誌願服務支隊成員。2018年8月,通過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次多和其他91戶貧困戶搬進了桑瓦玉澤生態小康示範村(銅龍村),並在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玉則溫泉”工作,收入穩定。
“生活富足了,也想著為(wei) 村裏做點事。”次多向記者介紹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後,村民們(men) 踴躍報名加入,累計開展誌願服務活動數十次,讓新家園變得更美,就是我們(men) 誌願服務隊奮鬥的目標。
銅龍村先後組建環境保護等3支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支隊,全村近40人參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居環境保護建設,他們(men) 打掃衛生、撿拾垃圾、宣講環保……如今,這種講環保、愛衛生的文明新風早已吹遍了雪域高原的每一個(ge) 角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整治
近日,拉薩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拉薩市相關部門開展嚴厲打擊廢礦物油、廢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 [詳細] -
西藏河湖長製工作穩步推進: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雖然時下是冬季,但傍晚時分,仍有不少市民在拉薩河邊散步,夕陽的餘暉灑在河麵上,泛著溫暖的光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