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雪域高原的冰雪是資源,也是獨特的自然生態係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超過4000米,冰川分布廣泛,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亞(ya) 洲水塔”,是亞(ya) 洲多條主要大江大河的源頭區,是中國乃至亞(ya) 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境內(nei) 的窮母崗日峰海拔7048米,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端最後一座高峰。山體(ti) 雄偉(wei) ,氣勢恢宏,冰川發育良好。
2022年3月27日,遠眺窮母崗日峰。(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窮母崗日的藏語意思為(wei) “有學問的仙女”,遠遠望去,山頂覆蓋著白雪,宛如仙女的麵紗,潔白如玉。山峰的地形非常複雜,上行沿途有冰瀑、冰湖、冰塔林、冰壁、冰磧、冰臼、冰洞等不同地貌,美麗(li) 如畫,恍若仙境。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窮母崗日峰腳下的冰瀑和冰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從(cong) 平緩的草地步入山穀,溪水流下,冰湖上的山峰倒影如夢幻般美麗(li) 。目之所及,除了零星經過的岩羊和雪雞,唯有肅穆雄偉(wei) 的山峰;耳之所聞,除了偶爾傳(chuan) 來的冰川融化的碎裂聲外,隻餘(yu) 亙(gen) 古不變常伴耳畔的風聲。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窮母崗日峰腳下的冰湖。(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過程中,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全麵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西藏自治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生態相關(guan) 國土麵積占西藏自治區總麵積的89.92%,全區現有林地2億(yi) 多畝(mu) ,草地12億(yi) 多畝(mu) 。
70年來,西藏在生態環保領域累計投入814億(yi) 元。1988年以來,西藏已建立47個(ge) 各類自然保護區,總麵積41.22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據《2020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西藏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ti) 保持穩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正在為(wei) 西藏的高質量發展和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窮母崗日峰腳下的冰川。(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窮母崗日峰腳下的冰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2022年3月27日,幾位探險者在遠眺窮母崗日峰腳下的冰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窮母崗日峰在冰湖上的倒影。(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冰川融化形成的冰柱。(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2022年3月27日拍攝的冰川消融形成的冰瓦。(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