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電網升級 讓西藏農牧民生活不斷升級

發布時間: 2022-03-31 08:55:00 來源: 人民網

  門巴鄉(xiang) 巴爾卡村,地處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東(dong) 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牧業(ye) 為(wei) 主,農(nong) 業(ye) 為(wei) 輔,擁有5個(ge) 牧區,1960年建村,距今已有62年曆史。其中,拉唐牧區最大,有30多戶牧民近200人,世代以牧養(yang) 犛牛為(wei) 生。

  3月26日一大早,居住在拉唐牧區冬春牧場的讓卓吃過早飯,就把簡易牛圈裏的三十餘(yu) 頭犛牛趕到3公裏外的夏季牧場吃草。


國網墨竹工卡縣供電公司員工與(yu) 讓桌家人一起談論著。閆昱翰攝

  27歲的讓卓是拉薩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ang) 巴爾卡村的一名村民,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牧民,憑著本科文化,他當上了拉唐牧區組長。

  不遠處,國網墨竹工卡縣供電公司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隊員紮西尼瑪、頓珠2人正在巡視10千伏配電線路,讓卓看到了他們(men) ,臉上露出了笑容,快步走上前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謝謝你們(men) 啊,如今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用電有了保障!大家一邊照顧自家犛牛、羊,一邊看護草場,日子過得踏實安穩。”

  “你們(men) 的服務太好了,全程有專(zhuan) 人與(yu) 我們(men) 聯係,特別省心。不論用電有什麽(me) 問題,一個(ge) 電話你們(men) 就會(hui) 派人幫忙解決(jue) 。”讓卓感激地說,拉著供電公司員工旦增的手進到帳篷裏,不停地往他的手裏塞自家製作的風幹犛牛肉。

  大家圍坐過來,喝著熱氣騰騰的酥油茶,有說有笑,一起享受著春光。旦增大聲地同讓卓85歲的奶奶瑪姆熱情地聊起天,即使聽力有些下降,但說著電給生活帶來的改變時,生長於(yu) 舊西藏的奶奶搖著轉經筒,邊笑邊用藏語說著:“黨(dang) 的政策好啊!”

  過去拉唐牧區的牧民們(men) 過著逐草而居的生活,依賴燃牛糞、點油燈照明。2015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在放牧點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發電照明,改變了牧民的原始生活。但遇上天氣不好時,光熱資源不充裕,電燈無法正常工作,家家戶戶隻能摸黑過日子。

  2016年,總投資119億(yi) 元人民幣,涉及西藏62個(ge) 縣近3000個(ge) 小城鎮(中心村)的新一輪農(nong) 網改造升級工程在全區如火如荼鋪開。拉唐牧區因此用上了大電網的電,讓卓一家也由此告別了太陽能板和油燈。


讓桌與(yu) 墨竹工卡縣供電公司員工道別。閆昱翰攝

  用上大網電後,讓卓及牧場的牧民在牧場購置很多改善生產(chan) 生活的家用電器設備,如打酥油機、電冰箱、電視機等,令線路電壓越發不穩定。

  情況在2018年發生了變化。總投資97.75億(yi) 元的西藏“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正全麵開工,墨竹工卡縣投資約60萬(wan) 元,對拉唐牧區冬春牧場再次進行電網升級改造,施工人員克服高寒高海拔、挖坑加固、物資運輸等重重困難,每天早出晚歸摸爬滾打,用時1個(ge) 月架設10千伏配電線路9千米,並延伸至夏季牧場,同時為(wei) 冬春與(yu) 夏季牧場各安裝1台50千伏安變壓器,全力保障牧民生產(chan) 生活用電。

  拉唐牧區安全消防聯護長次央、次旦歐珠說:“原來沒有接入大電網,通信不暢問題長久困擾著牧民們(men) 。現在,牧場一年四季用電不愁。尤其電動攪拌機打起酥油茶既省時又省力,電視機、取暖器、冰箱冰櫃等電器也都派上大用場,短短五六年時間牧民們(men) 的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墨竹工卡縣拉唐牧區大景。閆昱翰攝

  2018年至2021年期間,國網墨竹工卡縣供電公司就累計投入資金160多萬(wan) 元,接續為(wei) 縣域七鄉(xiang) 一鎮的米洛村兩(liang) 牧區、美江牧區等7個(ge) 像拉唐牧區一樣的放牧區接入安全可靠穩定的大電網,讓100多戶500餘(yu) 名農(nong) 牧民實現了“用上電”到“用好電”的大跨越。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