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一年之計在於春|特寫:藏北桃花穀 細雨迎春耕

發布時間:2022-04-02 08:41:00來源: 新華社

   峽穀長,青柏翠。一叢(cong) 叢(cong) 桃紅,一塊塊方田。有“藏北秘境”美譽的西藏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xiang) ,在芳草鮮美的畫景中,迎來春耕。

   紮西崗村村民白瑪才旺,今年31歲。他熟練地駕駛著拖拉機,在陣陣轟隆聲中翻耕田地。須臾間,自家的田地翻耕完畢。白瑪才旺停下拖拉機,準備參加村裏隆重的春耕儀(yi) 式。


尼屋鄉(xiang) 春耕現場(2022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荻瀟 攝

   “我家裏20畝(mu) 地,一半種冬小麥,一半種青稞。現在種地很方便,拖拉機突突一響,一天就把地裏的活兒(er) 幹完了,不像過去得幾天都在地裏忙活。”小時候和家人在田裏勞作的艱辛,白瑪才旺記憶猶新。

   “要說現在的生活,我很滿意。每年采挖蟲草、鬆茸有八九萬(wan) 元收入,我買(mai) 了大貨車給建築工地拉貨,去年收入5萬(wan) 多元。種地有補貼,草場有補貼,孩子們(men) 上學免費,過日子沒什麽(me) 發愁的。這得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白瑪才旺笑得合不攏嘴。

   紮西崗村海拔3100多米,全村44戶214人,祈求糧食豐(feng) 收的春耕儀(yi) 式,是當地重要的民俗活動。隻見一台台掛著五星紅旗和潔白哈達的拖拉機,緩緩駛入田間。白瑪才旺換上節日的盛裝,發動拖拉機加入春耕儀(yi) 式的隊伍。

   一片片沃野掩在桃紅柳綠的峽穀中,映著遠處的雪山,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富春山居圖”。

   村民仁增旺姆是當天春耕活動的主角,負責引領春耕隊伍前行。盡管田間泥濘,但她著裝華麗(li) 。


村民仁增旺姆正在播撒種子(2022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荻瀟 攝

   隻見仁增旺姆手裏端著裝滿青稞的竹筐,向田間撒下希望的種子。春耕隊伍跟隨在她的身後,肥沃的土地被犁出一道道深深的壟溝。

   “經過脫貧攻堅,現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村裏這幾年變化很大。”站在田埂上,紮西崗村村委會(hui) 主任索朗珠傑告訴記者,“村裏的道路硬化了,買(mai) 車的村民多了,還新建了文化活動室。閑暇時候,村民到活動室唱歌跳舞。這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那曲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草原站駐紮西崗村第一書(shu) 記謝文棟,駐村近一年時間。去年,他結合工作實際,協調牧草種子和肥料,在村裏實施人工種草項目,帶動全村增收1.8萬(wan) 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個(ge) 大課題,我在這裏就得多動腦子,真正讓農(nong) 村富起來、美起來。”


尼屋鄉(xiang) 春耕現場(2022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荻瀟 攝

   說話間,峽穀低雲(yun) 壓境,雨點淅淅瀝瀝地落入田地間,滴入桃林裏。仁增旺姆加快步伐,將最後一把種子撒落在田野裏,春耕儀(yi) 式在綿綿細雨中落下帷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