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西藏自治區考古成果公眾(zhong) 分享會(hui) 上公布的考古成果中,溫江多遺址的考古發掘也有了新發現。2021年7月,聯合考古隊對拉薩河畔的溫江多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吐蕃時期具有唐代風格的龜趺、無字碑、帶釉磚瓦等建築材料,發掘了佛塔基址等重要建築遺跡,這些遺跡距今約1300年。這是迄今為(wei) 止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在西藏係統性發掘吐蕃時期高等級建築遺址。
溫江多遺址就在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的才納村,這裏出土的吐蕃時期的龜趺就是在這個(ge) 遺址下麵兩(liang) 米多的地基上。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村村委會(hui) 主任 次仁達瓦:我們(men) 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說,知道這個(ge) 地方有那個(ge) 龜,然後我們(men) 人工挖了出來了。
2021年7月到9月,聯合考古隊對溫江多遺址展開了初步發掘和清理,發掘麵積為(wei) 515平方米,最大發掘深度為(wei) 7米。其中,龜趺的底部還有長方形的碑院和碑亭基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 席琳:我們(men) 發現溫江多遺址的這件龜趺,基本是在它原始的位置上,這通石碑它整體(ti) 上是一個(ge) 龜趺碑座、廡殿頂形製,與(yu) 唐蕃會(hui) 盟碑的形製基本是相同的。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張建林:吐蕃時期的碑以龜趺作為(wei) 碑座的這種形製,還是當時比較流行的一種形製。
那麽(me) ,距離拉薩市區30公裏的地方,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麽(me) 一個(ge) 重要的吐蕃時期建築遺址呢?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 席琳:作為(wei) 吐蕃時期非常重要的行政和佛教中心,我們(men) 在溫江多遺址發現受唐代石碑風格影響的吐蕃高等級龜趺座的石碑,是並不奇怪的。
溫江多遺址的西南角東(dong) 西南北一共有4座佛塔,4座佛塔中間的建築叫吾香拉康,就是現存的建築。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 席琳:我們(men) 發現溫江多遺址核心區的麵積大約有七萬(wan) 平方米,在這個(ge) 核心區域的四角,有四座體(ti) 量比較大的夯土石基的四座佛塔。
這種布局與(yu) 西藏吐蕃時期著名寺廟桑耶寺也十分相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張建林:它具有吐蕃大型寺院的共同特征,中心是佛殿,四麵有四個(ge) 大塔,然後周邊還有個(ge) 圍牆把它環繞起來。
考古人員還在地層和遺跡單位中發現了較多動物骨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