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工作小組向海拔8300米突擊營地進發,按計劃13名科考隊員將於(yu) 4日淩晨衝(chong) 頂。氣象預報數據顯示,今明珠峰區域天氣有利登頂。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檢查微波輻射計(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珠峰科考氣象保障服務隊預報,今明兩(liang) 日,珠峰海拔7000米以上區域多雲(yun) ,風向以偏西或偏西北風為(wei) 主,風速會(hui) 有所加大。
此次“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將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並完成珠峰峰頂的綜合科學考察任務,是人類在珠峰地區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ju) 。
為(wei) 確保包括架設自動氣象站等在內(nei) 的各項極高海拔珠峰科考任務順利完成,以及人員安全登頂,珠峰科考啟動了氣象保障機製。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及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等單位攜手,為(wei)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提供氣象保障工作。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給大氣臭氧探空氣球充氣(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氣象保障服務隊抵達珠峰大本營後,按照保障服務方案,架設高空探測設備、調試儀(yi) 器、氣球灌氣、放球、采集高空數據、製作發布服務專(zhuan) 報。各個(ge) 環節銜接有效,隊員們(men) 操作熟練,儀(yi) 器設備運行正常,為(wei) 珠峰科考提供了精準氣象服務。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施放大氣臭氧探空氣球(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我們(men) 在珠峰大本營建立了很多垂直氣象觀測係統,利用測風雷達、微波輻射計等儀(yi) 器進行觀測,經過分析研判,發現近期珠峰大氣環流相對穩定,適宜科考隊員登頂。”“巔峰使命”珠峰科考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考察分隊隊員、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峰站站長馬偉(wei) 強說。
西藏自治區氣象台副台長代華光介紹,影響珠峰衝(chong) 頂測量窗口期的探空氣象因素主要為(wei) 海拔6000米至9000米不同高度的溫度、濕度、風向、風速等,特別是風對衝(chong) 頂的影響更大。下一步,氣象保障服務隊將圍繞需求,嚴(yan) 密監測,為(wei) 科考隊提供珠峰大本營和山體(ti) 上不同高度、不同時段的高空氣象數據服務,全力保障衝(chong) 頂測量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