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繪就壯美高原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2-05-09 08:59:00 來源: 西藏日報

  走進拉魯濕地,記者感受到層次分明、生機勃勃的盎然綠意。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映襯著布達拉宮;近處,成群的候鳥在水中玩耍嬉戲。無論是漫步林蔭還是遊棧道、觀水景,市民和遊客都可以與(yu) 大自然親(qin) 密接觸,盡情享受生態之美。

  遊客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們(men) 此行去了布達拉宮、八廓街等人文景點,5月1日後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公眾(zhong) 免費開放,“我們(men) 運氣真好,這裏的風景格外美,空氣濕潤清新”。

  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近年來,西藏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聚焦重點工作,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聚力綠色產(chan) 業(ye) 推動高質量發展

  西藏之美,美在綠色。近年來,西藏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大力支持高新數字、生態農(nong) 牧、特色旅遊等綠色發展,積極探索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初步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

  “以前這裏是一片荒地,現在變成了生態產(chan) 業(ye) 園。花草遍地、果樹成林,西瓜、葡萄、草莓、車厘子都能種植,我們(men) 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ye) 。”在雅江河岸,山南市紮囊縣西普高效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員工洛桑興(xing) 奮地說。

  近年來,山南市引入億(yi) 利集團、蒙草集團等科技公司進駐雅江兩(liang) 岸,為(wei) 防沙治沙注入了高科技成果,沙化土地擴張趨勢有效減緩。如今,雅魯藏布江山南段北岸已被鬱鬱蔥蔥的林木覆蓋,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自入駐西藏以來,秉承著“建造一座水庫,樹立一塊豐(feng) 碑,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積極探索適合西藏生態與(yu) 發展相匹配的水利技術,為(wei) 保護西藏生態環境作出貢獻。“我們(men) 深知高原生態脆弱,在大壩施工過程中,用常規骨料代替堿性骨料,修建汙水處理池、垃圾池、棄渣場等,最大程度避免項目區域對環境的破壞。”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經理劉典忠說。

  據介紹,到2021年,全區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的技術可開發量累計達10.6億(yi) 千瓦,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23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89.09%。如今,西藏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全區經濟增長的引擎,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

  寫(xie) 好“環保文章” 端穩“綠色飯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過程中,西藏自覺把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堅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既寫(xie) 好“環保文章”,又讓群眾(zhong) 端穩“綠色飯碗”。

  記者一行驅車來到納木錯,皚皚的雪山與(yu) 藍天白雲(yun) 、澄澈湖水構成一幅絕美畫卷,讓人流連忘返。近年來,得益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推進,當雄縣累計投入資金近6.36億(yi) 元,實施納木錯流域生態修複與(yu) 汙染綜合防治工作,納木錯流域當雄段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納木錯流域環境的改善,是當雄縣極力推進“極淨當雄”的生動寫(xie) 照。近年來,當雄縣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建成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目標,以“極淨當雄”為(wei) 抓手,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9年被評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後,當雄縣不斷擦亮生態底色,打造高原特色經濟,開展美麗(li) 宜居牧區建設,走出了一條符合當雄實際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此外,當雄縣還依托豐(feng) 富的水、冰川、草場等生態資源,堅持生態保護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相結合,有效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據介紹,當雄縣在保證草畜平衡的基礎上,成立淨土牧場改革試點,建立15個(ge) 家庭牧場,構建生態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著力解決(jue) 犛牛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問題,不斷提高當雄縣有“身份證”的犛牛肉品牌知名度,做到了農(nong) 牧民收入增加與(yu) 草原生態保護成效同頻共振。截至2020年底,有“身份證”的犛牛肉產(chan) 量已突破500噸,銷售額突破2000萬(wan) 元。

  提高環保意識 共護美麗(li) 家園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jia) 值觀念為(wei) 準則的生態文化體(ti) 係。近年來,西藏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力度,引導群眾(zhong) 積極參加生態環境保護,形成人人參與(yu) 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社會(hui) 氛圍。

  林芝市巴宜區魯朗鎮紮西崗村的旺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家庭收入分三大塊:砍樹、放牧、種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現在收入變成四大塊:家庭旅館、公益林補償(chang) 金、放牧、種地,僅(jin) 旅館每年就有收入20萬(wan) 元。“靠山吃山,但好生活不是‘砍’出來的,保護好生態環境,一草一木都是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林芝已經深入人心。

  在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xiang) ,當地群眾(zhong) 也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隨著我們(men) 加麻鄉(xiang) 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當地群眾(zhong) 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轄區內(nei) 的白唇鹿、岩羊、赤麻鴨等野生動物繁殖率和成活率越來越高,空氣也比以前變得更加清新了。”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xiang) 鄉(xiang) 長白瑪羅布說。

  據介紹,加麻鄉(xiang) 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重要政治任務,納入工作計劃。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加麻鄉(xiang) 注重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完善河湖長、“雙聯戶”戶長、環境衛生督導檢查、村規民約等製度,並與(yu)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鞏固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等工作緊密結合,全鄉(xiang) 衛生環境治理呈現出黨(dang) 員當先鋒、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的良好局麵。

  “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早已深入人心,成為(wei) 全區上下的共識。如今,在雪域大地上,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祖國的西南邊疆正在構築一道亮麗(li) 的生態安全屏障,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財政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7日上午,自治區財政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財政發展成就。 [詳細]
  • 雪域高原奏響鄉村振興曲

    一直以來,通夏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以富民興村、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團結帶領全村村民全力以赴保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