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雪域高原奏響鄉村振興曲

發布時間:2022-05-08 08:39: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西藏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堅持政策驅動、產(chan) 業(ye) 聯動、示範帶動,確保鄉(xiang) 村有特色產(chan) 業(ye) 、集體(ti) 有增收項目、群眾(zhong) 有致富門路;依托山好水好的自然稟賦,在保護好環境的同時發展產(chan) 業(ye) ,走出生態宜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推進人才下沉科技下鄉(xiang) 服務“三農(nong) ”,組織農(nong) 技專(zhuan) 家到田間地頭開展農(nong) 業(ye) 技術培訓,幫助農(nong) 牧民解決(jue) 問題、提升種植技能,使廣大農(nong) 牧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壯大集體(ti) 經濟

  增添振興(xing) 活力

  前不久,昌都市卡若區城關(guan) 鎮通夏村的仁增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上個(ge) 月工資打到了卡上。看著銀行卡餘(yu) 額又多出4000元,仁增的臉上笑開了花。

  仁增是一名聾啞人,曾四處找工作卻屢屢碰壁,村“兩(liang) 委”了解這一情況後,幫仁增在昌都市查果拉山餐具清洗有限責任公司找到了工作,負責餐具清洗,一年有好幾萬(wan) 元收入。

  一直以來,通夏村“兩(liang) 委”班子齊心協力,以富民興(xi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目標,團結帶領全村村民全力以赴保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通夏村主要村集體(ti) 經濟項目有昌都市卡若區達野磚廠、通夏村物流倉(cang) 儲(chu) 。2019年,通夏村建起了微型產(chan) 業(ye) 園區,先後引進昌都市查果拉山餐具清洗有限責任公司、卡若區城關(guan) 鎮通夏村彩旗廠、卡若區城關(guan) 鎮通夏村石磨糌粑加工廠、通夏村食品加工廠、通夏村軋糖加工廠等項目。

  同時,通夏村利用緊鄰昌都市區這一地理優(you) 勢,2019年,將全村房屋進行了整體(ti) 規劃,啟動了民俗村建設項目。目前,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備,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健全,郵政、廣播電視、金融服務網點實現覆蓋,道路連接市區主幹道,交通十分便利。

  房屋改造後,村民們(men) 將門麵和多餘(yu) 的房間對外出租,又增加了一筆收入。如今,除了每年村集體(ti) 經濟的分紅外,加上工資收入和租金收入,一年下來,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萬(wan) 元。

  “村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後,對村裏的工作也十分上心。現在,村‘兩(liang) 委’班子對村裏經濟發展做出的規劃,都能得到村民的理解與(yu) 支持。”通夏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白瑪措姆說。

  推進農(nong) 旅融合

  田園處處好風光

  挖坑、扶苗、填土、固定……日前,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鄉(xiang) 門仲村村委會(hui) 組織群眾(zhong) 掀起了一場植樹披綠的熱潮。

  門仲村婦女主任次仁珍嘎領到了香花槐樹苗後,立馬就種在了自家房前的空地裏,並仔細地修剪樹枝。“這麽(me) 大棵的香花槐樹苗買(mai) 來都要好幾百塊錢呢,鄉(xiang) 政府為(wei) 我們(men) 爭(zheng) 取到生態園林項目,真是太好了。”

  為(wei) 改善門仲村生態環境,更章鄉(xiang) 政府積極爭(zheng) 取林芝市生態園林公益基金350萬(wan) 元,在門仲村開展生態園林建設,目前已對道路兩(liang) 旁、房前屋後和裸露空地栽植香花槐、櫻花、紅石蘭(lan) 等樹苗2250株,後期還將對山坡、邊角地等裸露空地栽種桃樹,助力鄉(xiang) 村生態旅遊。項目由村委會(hui) 組織群眾(zhong) 進行施工、養(yang) 護,用“不同地段、不同品種”的種植方式對村莊邊角地和裸露地塊“見空補綠、見縫插綠”,既美化了村莊,也帶動了就業(ye) ,促進了群眾(zhong) 增收。

  在村“兩(liang) 委”的帶領下,村民建設家園的熱情高漲,大家分工協作,鉚足幹勁,不到幾天,一排掛著花骨朵兒(er) 的樹苗,迎風挺立。“現在從(cong) 房前到屋後,從(cong) 路旁到村旁,綠意越來越濃,村莊也漸漸變了模樣!”村支部書(shu) 記旺紮感慨地說,“等到了明年百花盛開期,推窗見花、開門見綠,將會(hui)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群眾(zhong) 幸福感也將越來越強。”

  近年來,門仲村依托環多布庫湖區建設和特色文化資源優(you) 勢,緊緊圍繞“黨(dang) 建領航、旅遊驅動、文化傳(chuan) 承、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2021年接待遊客2萬(wan) 餘(yu) 人次,解決(jue) 就業(ye) 50餘(yu) 人,助民增收80餘(yu) 萬(wan) 元。

  送技上門

  茶鄉(xiang) 滿園春

  “阿佳啦,單手掐采的茶葉,在製茶時葉梗容易紅變,應該這樣雙手提采。”日前,自治區農(nong) 科院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員毛娟一邊說,一邊給墨脫縣亞(ya) 東(dong) 村村民德吉示範雙手提采的技巧。

  連日來,西藏農(nong) 民搶抓農(nong) 時忙碌地穿梭在田間地頭。按照《2022年全區農(nong) 口幹部下基層服務方案》要求,西藏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走入田間地頭,深入百姓家中,了解生產(chan) 和備耕狀況,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和糾正,有效助力春耕生產(chan) 。

  近年來,茶產(chan) 業(ye) 逐漸成為(wei) 墨脫縣重要的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目前,墨脫縣已建成高山有機茶園103個(ge) ,總麵積1.92萬(wan) 畝(mu) ,全年可采摘麵積預計達1.2萬(wan) 畝(mu) 。

  為(wei) 更加充分發揮好茶葉在促進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村富裕方麵的作用,近日,自治區農(nong) 科院蔬菜研究所科技人員深入田間現場示範采摘茶葉,就茶葉留養(yang) 采、標準采、雙手采等方法,對村民進行細致的講解與(yu) 指導,有效提高了茶葉采摘的質量與(yu) 效率,使茶農(nong) 充分意識到合理的茶葉采摘對茶葉質量、品質及茶樹生長發育的重要影響。

  “以往我們(men) 都以為(wei) 把茶樹的嫩葉全部摘光,對茶樹也沒什麽(me) 影響,反正來年都要長。”德吉說,通過技術人員的解釋,才知道留葉采茶第二年茶葉才能產(chan) 量更高、品質更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