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先進科研設備“巔峰使命”顯身手

發布時間:2022-05-13 08:58:00來源: 新華社

   冰川雷達測厚儀(yi) 、3D激光掃描儀(yi) 、無人機航拍、極高海拔氣象站、微波輻射計、“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連日來,多種先進儀(yi) 器設備在“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中“大顯身手”,助力科研工作者在極高海拔實現新突破、創造新紀錄。


科考人員運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受訪者供圖)

   “此次珠峰科考是從(cong) 頂峰、天上、冰麵、冰下開展的一次全麵的冰川‘體(ti) 檢’,應用了很多先進的儀(yi) 器設備,對珠峰地區的冰川和環境保護具有創新意義(yi)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說。

   作為(wei) 冰川研究領域的資深專(zhuan) 家,康世昌此前已多次到珠峰開展研究,並采集到大量的冰雪樣品。在本次珠峰科考中,他帶領的小組承擔著冰川與(yu) 汙染物考察任務,並在近日完成了對珠峰冰川表麵形貌的掃描和厚度的測量工作。


科考人員運用3D激光掃描儀(yi) 進行工作。(受訪者供圖)

   為(wei) 了精準獲取珠峰冰川表麵形貌,康世昌和他的科研團隊攜帶專(zhuan) 業(ye) 無人機和3D激光掃描儀(yi) ,對海拔5200米至6500米之間的冰川進行高分辨率掃描,累計掃描麵積達22平方公裏,創造了東(dong) 、中、西絨布冰川高分辨率掃描麵積紀錄。

   與(yu) 此同時,科研人員拖著冰川雷達測厚儀(yi) ,在東(dong) 絨布冰川表麵沿著“Z”字形軌跡,向下發送探測波獲取厚度數據。


科考人員拉著冰川雷達測厚儀(yi) 開展測量工作。(受訪者供圖)

   “這些設備的分辨率很高,其中無人機的水平分辨率可以精確到3厘米至10厘米,垂直分辨率能達到10厘米。”康世昌說。

   科研工作者後續將依據這些測量數據,繪製出珠峰冰川三維數字高程圖,然後與(yu) 過去采集的數據(包括遙感資料)進行比較,掌握冰川變化趨勢和規律。

   康世昌說:“全球變暖趨勢下,世界很多冰川都在加速融化,而珠峰地區地形落差巨大、太陽輻射強,對氣溫變化很敏感,珠峰地區分布大量冰川,對這裏冰雪消融情況需要做一次高精度調查。”

   除了對珠峰“冰凍圈”進行精準測繪外,科研人員還對珠峰“大氣圈”開展監測,從(cong) 海拔5200米至8800米之間依次布設了8個(ge) 自動氣象站。


科考人員在架設自動氣象站(2022年5月4日攝)。 新華社特約記者 索朗多吉 攝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趙華標表示,氣象站由溫濕度探頭、太陽板、風速風向儀(yi) 、衛星發射模塊、無線電天線、數據采集器等元件組成,有效保障了氣象站的正常運行。

   趙華標說,這些氣象站如同“體(ti) 溫計”,實時記錄溫度、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收集到的數據,將填補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空白。

   未來一段時間,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主研製的浮空艇將亮相,它將嚐試突破浮空艇大氣觀測海拔世界紀錄,計劃升高到9000多米,開展水汽穩定同位素、大氣黑碳和甲烷濃度等科學參數的垂直剖麵觀測,為(wei) 揭示青藏高原水的來源提供新的數據支撐。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