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9032米!極目“看”珠峰

發布時間:2022-05-16 10:29:00來源: 科技日報

  5月15日淩晨,在海拔4270米的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yu) 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附近,隨著充滿氣的白色巨型氣艇以平均每分鍾30米的速度緩緩升空,第二次青藏科考“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觀測任務進入高潮。

  此次執行觀測任務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係留浮空器,長55米,高19米,體(ti) 積9060立方米。它攜帶科學觀測儀(yi) 器進行垂直剖麵和駐空觀測,經過4個(ge) 多小時,升到9032米,超過珠峰高度,創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填補珠峰地區觀測空白

  “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用於(yu) 觀測海拔9000米高空大氣組分垂直變化和傳(chuan) 輸過程,搭載了水汽穩定同位素分析儀(yi) 以及黑碳、粉塵、甲烷/二氧化碳和風溫濕壓觀測儀(yi) 。

  獲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氣組分變化科學數據,可以研究、追蹤區域水循環,為(wei) 揭示“亞(ya) 洲水塔”水的來源提供關(guan) 鍵科學數據和理論基礎,也可為(wei) 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生態—人類活動鏈式變化應對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本次珠峰科考中,浮空艇團隊人數最多,有60人左右:觀測小組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發放小組負責浮空艇的運行,包括安裝和運輸。在科考現場完成這項突破性工作總共需要一個(ge) 月時間。

  自主研發的“第三極科學觀測之眼”

  為(wei) 什麽(me) 要大費周折選擇用浮空艇觀測?因為(wei) 浮空艇對環境的破壞最小,不會(hui) 改變周邊的風場和環境參數。

  受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委托,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自主研發了“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

  “這麽(me) 大的東(dong) 西升到9000米高度,要應對幾大難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蔡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一是靜電,浮空艇的電子元器件在升空和駐空過程中會(hui) 產(chan) 生大量靜電和一些感應電流;二是雷電,浮空艇與(yu) 地麵連著,一旦有雷電,肯定會(hui) 衝(chong) 著它來;三是測得準,最難的是要保證測數據測得準。

  9000米高空的空氣非常稀薄,風又大又亂(luan) ,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要防止在幹燥空氣中可能產(chan) 生的靜電積累,電子元器件要適應低溫低氣壓環境,還要抵抗每秒20米的大風,根據空氣動力學特性對艇體(ti) 有相應的針對性設計。

  對廣袤、高海拔、複雜多變的第三極地區來說,浮空艇像在高空觀測第三極環境變化的眼睛,將帶來第三個(ge) 維度的科學觀測數據。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