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雲端上的青春方陣

發布時間: 2022-05-20 09:18: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崗巴營5592觀察哨戰士正在執勤。 王乾 攝

  5月初夏,喜馬拉雅山腳下依舊寒風呼嘯。站在以海拔命名的5592觀察哨裏,望著茫茫雪山,西藏軍(jun) 區崗巴“高原戍邊模範營”下士田海生備感驕傲。作為(wei) 該營的一員,他以守衛在崗巴邊防線為(wei) 榮。

  崗巴邊防線位於(yu) 西藏高原西南端、喜馬拉雅山中段,平均海拔4810米,擁有全軍(jun) 最高哨所之一——5592觀察哨。這裏被稱為(wei) “生命禁區”,有人說在崗巴,即使躺著也是一種奉獻。但半個(ge) 多世紀以來,一茬茬崗巴營官兵手握鋼槍駐守於(yu) 此。他們(men) 用青春和熱血守衛祖國邊防,築起一道雲(yun) 端上的鋼鐵屏障。

  用下士王鑫的話來說,能夠成為(wei) 崗巴營的一員是幸運的。在平均海拔4810米的高原上,崗巴營是遠近聞名的功勳集體(ti) ,是榮譽的象征。所屬查果拉哨所曾被國防部授予“高原紅色邊防隊”榮譽稱號,該營被原成都軍(jun) 區授予“崗巴愛國奉獻模範營”榮譽稱號,後來又被中央軍(jun) 委授予“高原戍邊模範營”榮譽稱號。

  戍邊護國是崗巴軍(jun) 人紮根於(yu) 此的意義(yi) ,與(yu) 之相比,惡劣的環境不值一提。這個(ge) 營的每一位官兵都深知一個(ge) 基本的道理:西藏的穩定關(guan) 乎全國的穩定,西藏的發展關(guan) 乎全國的發展。用他們(men) 的話說:“我們(men) 的哨位,就是祖國的象征。”

  王鑫至今記得自己第一次執行巡邏任務時的場景。他跟隨巡邏隊翻越海拔6200多米的曲登尼瑪冰川,一路上摔倒數次,衣服被碎石劃破,身上劃出大大小小數道口子。強忍著傷(shang) 痛,王鑫堅持跟上大部隊的步伐。等到抵達終點,這個(ge) 小夥(huo) 子忽然感覺像邁過了一道坎兒(er) ,瞬間長大了。看著腳下走過的遼闊雪原,他第一次體(ti) 會(hui) 到作為(wei) 邊防軍(jun) 人的責任與(yu) 使命。

  與(yu) 王鑫同年入伍的戰友雷銀臣,同樣為(wei) 來到崗巴營而感到驕傲。他形容在崗巴戍邊,“剛入列是鐵,千錘百煉後成鋼”。雷銀臣記得第一次巡邏時,路上的風很大,他的帽子都被吹掉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後來,他想方設法“鬥風”,戴小一號的帽子,很快對這條巡邏路也做到了如指掌。

  位於(yu) 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崗巴縣邊境線長,進出境通道多,駐守在這裏的崗巴營官兵深知哨位是捍衛國家“永久利益”的第一道防線。為(wei) 了守護邊防線的穩定與(yu) 安寧,戰嚴(yan) 寒、鬥風沙、抗缺氧,早已成為(wei) 他們(men) 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00後戰士羅貴寶初來崗巴時,一度不適應艱苦的環境。在城市裏待久了,他習(xi) 慣把“佛係”“躺平”等網絡用語掛在嘴邊。但在崗巴營官兵奮力強軍(jun) 固防的氛圍感染下,看到身邊的戰友一個(ge) 個(ge) 拚搏向上,“牢牢釘在祖國邊防線上”的信念也在羅貴寶心中紮下根來。

  很快,不甘落後的羅貴寶也學著戰友的樣子加練體(ti) 能。為(wei) 了提升身體(ti) 素質,他每天仰臥起坐、深蹲起立、俯臥撐“3個(ge) 100”一個(ge) 不少,每周5公裏越野、衝(chong) 哨樓、衝(chong) 山頭“3個(ge) 3次”一次不落……功夫不負有心人,羅貴寶快速成長,在訓練“龍虎榜”上持續霸榜。巡邏路上,他也常常衝(chong) 到排頭,很快成為(wei) 訓練“尖子”,走上班長崗位。

  在該營四連指導員薛濤看來,崗巴營官兵身上傳(chuan) 承著一種“戰天鬥地”的戰鬥精神。“麵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崗巴營官兵們(men) 想得最多的,是掙脫自然束縛,突破發展瓶頸。”薛濤說,“不能讓冰雪封住思路、堵住出路!”

  高海拔地區訓練易缺氧,影響訓練效果,官兵們(men) 便找來背包帶和鵝卵石,將背包帶纏在頭上,然後在兩(liang) 側(ce) 的太陽穴壓上鵝卵石,以此緩解缺氧造成的頭疼。一次班防禦戰術演練,官兵們(men) 在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陣地上跨越戰壕反複演練10餘(yu) 次。因嚴(yan) 重缺氧、運動量增大,多數官兵脈搏每分鍾高達140次,麵部充血,嘴唇烏(wu) 紫,但仍沒有人放棄。大家不約而同堅持著,直到每個(ge) 人的戰術動作和衝(chong) 擊速度都達到教案規範為(wei) 止。

  2017年9月,某新型火炮列裝部隊,該營組織官兵邊學習(xi) 、邊操作,邊實踐、邊驗證,結合駐防特點編寫(xie) 《高原操作使用手冊(ce) 》,兩(liang) 個(ge) 月後參加上級組織的演習(xi) ,成功實現首發命中。2019年,時任營長薑軍(jun) 帶隊參加上級組織的集訓,考慮到他們(men) 長期在高海拔地區服役,集訓隊建議暫緩體(ti) 能考核。但官兵們(men) 毅然謝絕了特殊關(guan) 照,最終以優(you) 秀成績全部通過考核。

  這正是崗巴營官兵追求的又一重要目標,利用現有條件探索練兵備戰新方法。不少崗巴營老兵都記得,一年隆冬,在被冰雪“凍結”的崗巴邊防,兩(liang) 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一時間引擎轟鳴,車輪滾滾,雪塵飛揚,官兵從(cong) 潛伏的雪地下、溝壕裏躍起,向立足未穩之“敵”反衝(chong) 擊。

  隆隆槍炮聲喚醒沉寂的雪山,崗巴營成建製反擊作戰戰法檢驗性演習(xi) 取得新進步,令在場指揮的上級首長連聲稱“好”。隨後的幾年內(nei) ,崗巴營在雪地步坦協同、裝甲車雪地快速機動、高寒缺氧條件下保持體(ti) 溫體(ti) 能、在雪地強光照射下的步兵炮兵精確射擊等10個(ge) 高原戰法、保障法新課題訓練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代代崗巴軍(jun) 人像鋼釘一樣紮在邊關(guan) 戰位上,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凝聚成‘崗巴精神’,形成了初心不改、逐夢強軍(jun) 的強大磁場。”一位西藏軍(jun) 區領導曾這樣評價(jia) 崗巴營的官兵。

  在崗巴營,每個(ge) 人都牢記著自己走上崗巴的使命——“不能把祖國的領土守小了,不能把國家的主權守丟(diu) 了”。毗鄰營區的山坡上,有一幅用崗巴石鑲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巨幅地圖,中央刻著崗巴軍(jun) 人的誓言:“祖國在我心中。”

  然而大多數時候,崗巴軍(jun) 人的英勇拚搏與(yu) 無畏付出鮮為(wei) 人知。駐守在無人的“生命禁區”,官兵們(men) 常年與(yu) 雪山風沙為(wei) 伴。這裏終年積雪、寒風徹骨,氧氣含量隻有平原地區的45%左右,被藏族群眾(zhong) 稱為(wei) “鷹都飛不過去的地方”。老營長張正庸曾感慨說:“崗巴軍(jun) 人的奉獻觀有兩(liang) 個(ge) 基點,一是希望理解,二是重視自勵。我們(men) 的愛國奉獻教育也具有冰峰般沉默的特色,這與(yu) 守邊人相對‘孤獨’的生活環境和性格有關(guan) 。”

  崗巴軍(jun) 人最喜歡的歌曲《什麽(me) 也不說》裏有這樣一句歌詞,“什麽(me) 也不說,祖國知道我。”查果拉哨所前任班長呂永喜曾赴北京參加全軍(jun) 優(you) 秀班長表彰會(hui) ,在觀看完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儀(yi) 式後他激動地說:“太陽在升,太陽知道崗巴軍(jun) 人;國旗在升,國旗知道崗巴軍(jun) 人!”

  事實上,相比於(yu) 為(wei) 人所知,官兵們(men) 更在意的是如何守好邊防。在該營查果拉哨所,每年上哨之前的“爭(zheng) 搶”不亞(ya) 於(yu) 一場“決(jue) 鬥”。一名戰士怕自己“落選”,連續遞交了7封申請書(shu) 。大學生士兵張偉(wei) 則在得知去查果拉的名單裏沒有自己後,難過地哭了。

  在官兵們(men) 看來,“守哨的時間有限”,必須爭(zheng) 分奪秒。副連長劉定忠從(cong) 當排長開始,便年年寫(xie) 血書(shu) 主動請纓。第三次上查果拉時,他被查出血色素濃度超出正常值70%,營領導和醫生紛紛勸說,仍然沒能攔住他。

  “無論是誰,隻要到了邊防線上,站在界碑旁,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會(hui) 油然而生。”撫摸著刻有“查果拉主峰”幾個(ge) 鮮紅大字的石碑,查果拉哨所前任哨長廖景源說,在官兵們(men) 心中這種使命感會(hui) 超越一切。

  他記得一名戰士被母親(qin) 催著退役回鄉(xiang) 辦公司,卻仍堅持選擇留隊,成為(wei) 一名軍(jun) 士。在給父母的信中,這名戰士寫(xie) 道,“到部隊後,我學會(hui) 了自立自強、如何麵對困難。我現在是一個(ge) 真正的男子漢了。”

  田海生也在崗巴收獲了別樣的成長。18歲初上崗巴時,他一度被惡劣的自然環境“嚇蒙”,心裏打起退堂鼓。如今這個(ge) 計劃“幹兩(liang) 年就回家”的小夥(huo) 子愛上了崗巴。在風雪高原上,他的皮膚被曬成“崗巴黑”,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已經成長為(wei) 連隊的骨幹。

  現在,和營裏的前輩們(men) 一樣,田海生和戰友們(men) 搶著上5592觀察哨,爭(zheng) 相參加巡邏任務。在這片距離首都北京3880多公裏的崗巴雪域,這群年輕的崗巴軍(jun) 人正接過前輩的接力棒,手握鋼槍走上邊防哨位。站在雪山之巔,他們(men) 用青春和熱血踐行著邊防軍(jun) 人的使命,叫響一代代官兵共同的口號:“衛國戍邊,青春無悔。”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守望

    陳塘鎮,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麵。這裏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麵積255平方公裏,2600多名夏爾巴人在此生活。 [詳細]
  • 喜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

    孟冬時節,喜馬拉雅山脈西段的深山裏,已是白雪皚皚。群山環抱中的楚魯鬆傑鄉,一條寬闊平整的柏油路,沿楚鬆村向前延展,路兩邊是一棟棟錯落有致的二層小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樓頂隨風飄揚。 [詳細]
  • 守護219!在移動方艙的青春堅守

    國道G219,號稱與318不相伯仲的風光探險之路,這是一條滿足驢友所有夢想和激情的“天路”,現為我國最長國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條件最艱險的公路。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