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吉拉、央珍和米瑪是來自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曲瑪村的同胞三姐妹,自2009年,她們(men) 先後遠嫁到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底雅鄉(xiang) ,成為(wei) 底雅邊境村莊數百名村民中的一員。
近日,記者從(cong) 拉薩乘車一路向西,經過2000多公裏的翻山越嶺來到了底雅鄉(xiang) ,再從(cong) 鄉(xiang) 裏經過一段陡峭的盤山路走進底雅村,此時“拉孜三姐妹”站在村頭等待記者一行人的到來,眼前的她們(men) 是底雅山穀間一道最靚麗(li) 的“風景線”。
圖為(wei) 小妹米瑪給來訪客人品嚐底雅鄉(xiang) 特色杏子酒。貢桑拉姆 攝
底雅村村民、“拉孜三姐妹”老二央珍回憶說,她與(yu) 底雅鄉(xiang) 男子索南仁青是在打工時相識相戀。2009年,她第一次來到底雅鄉(xiang) ,並留在索南仁青身邊,“那時候我23歲,姐姐是2010年來的,妹妹是2011年過來的。”
底雅鄉(xiang) 地處劄達縣西北部,與(yu) 印度接壤,因其海拔低、氣候宜人,被譽為(wei) “阿裏江南”,底雅村的海拔隻有2950米,距離三姐妹的家鄉(xiang) 曲瑪村有1200多公裏。
圖為(wei) 二姐央珍在自家院內(nei) 。貢桑拉姆 攝
“在老家還有一個(ge) 哥哥、兩(liang) 個(ge) 姐姐。”央珍說,哥哥每年都來底雅村看三姐妹,“他說這裏很美很舒服。”
雖然底雅村距離劄達縣隻有280多公裏,但沿途溝穀縱橫,車輛行駛在山頂與(yu) 峽穀間,可以感受到“四季”的變化。記者沿著蜿蜒陡峭的山路來到底雅村,在這裏果樹林立、桃花爭(zheng) 豔,仿佛置身於(yu) 世外桃源,當地盛產(chan) 的核桃、杏子、蘋果等遠近聞名。
圖為(wei) 三姐妹與(yu) 來訪客人交談。貢桑拉姆 攝
央珍告訴記者,在底雅鄉(xiang) 創收條件和資源很好,冬天可以編織、釀杏子酒、榨杏子油;夏天還可以出去打工掙錢,核桃、蘋果種植規模也在逐年增大,“平均每年給家庭創收約11萬(wan) 元人民幣,這是每年最低的現金收入。”
記者得知,三姐妹曾為(wei) 了修路來到底雅鄉(xiang) ,後因為(wei) 她們(men) 需要守護的愛紮根邊境。如今,底雅鄉(xiang) 的公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底雅也讓三姐妹收獲了愛情和生活的甜蜜。
在10多年間,三姐妹體(ti) 會(hui) 最深的便是底雅鄉(xiang) 的發展與(yu) 變化。“我們(men) 剛來時,這裏水電不通,住房條件和路況都不好,還需要騎馬。現在水電路都已經解決(jue) 了,住房條件也很好,公路通到家門口。”
圖為(wei) 大姐次仁吉拉和二姐央珍在果園內(nei) 勞作。貢桑拉姆 攝
“帶動全村人共同致富是我們(men) 最大的希望。”央珍說,10多年前,底雅村的村民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也可能是沒有這個(ge) 習(xi) 慣吧,那時基本沒有人出去打工。我們(men) 也跟村民分享打工創收情況,現在村民紛紛出去打工實現增收。”
三姐妹帶著濃濃的底雅鄉(xiang) 音告訴記者,10餘(yu) 年來,她們(men) 看到了底雅鄉(xiang) 的變化,享受到發展的成果。未來,她們(men) 更希望與(yu) 所有底雅人一道,守護好邊陲美麗(li) 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