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迂回向上,翻過一座座山頭,便能看見二十幾棟民居。這裏就是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西南麵的邊境村——夏村。
“愛國守邊是我們(men) 的神聖職責!”這是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貴桑的口頭禪。在他的言傳(chuan) 身教下,現在夏村的守邊固邊局麵持續向好,大兒(er) 子索朗多布傑和二兒(er) 子赤列羅布也繼承了貴桑的理想信念,成長為(wei) 守邊“衛士”。
1983年至今,貴桑先後擔任聯防隊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等職務,他的巡邊守邊生涯已持續了39個(ge) 年頭。每年,他都會(hui) 定期不定期帶隊巡邏40公裏的邊境線。
2002年,貴桑開始學習(xi) 守邊護邊的理論知識,並逐漸把學習(xi) 課堂建在村裏、建在牛馬背上、建在牧場點、建在巡邏線上,廣泛組織發動家人和群眾(zhong) 參與(yu) 守邊固邊。
索朗多布傑13歲時,貴桑巡邊護邊時就帶著他。貴桑告訴索朗多布傑:“孩子,那邊是尼泊爾,這邊是我們(men) 中國,我們(men) 祖祖輩輩都是中國人,我們(men) 要守護好家鄉(xiang) 的每一寸土地。”
索朗多布傑聽著父親(qin) 的教誨,默默地把“中國”二字牢記在心,並暗暗下定決(jue) 心,長大了也要成為(wei) 父親(qin) 那樣的護邊員,守護好家鄉(xiang) 每一寸土地。如今,33歲的索朗多布傑已成為(wei) 一名邊防輔警;2017年,赤列羅布主動參加民兵選拔,也成為(wei) 了民兵隊伍的一員。
在貴桑愛國護邊精神的影響下,近年來,夏村護邊巡防隊的人數從(cong) 最初的3人,發展到了18人。
在守邊護邊的同時,貴桑深知一名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責任、了解群眾(zhong) 的所急所盼。隻有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才能真正讓守邊護邊更有底氣。
為(wei) 此,貴桑和村“兩(liang) 委”、村裏的致富帶頭人一起,結合夏村的地理優(you) 勢謀劃起增收致富的方法。
夏村邊貿發展由來已久,要發展就要在邊貿上下功夫,但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滯後和交易的簡單化,始終製約著夏村的發展。
為(wei) 改善夏村條件,貴桑多次與(yu) 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吉隆縣政府落實資金4000萬(wan) 元,修建了216國道至夏村的水泥路;同年4月,又投入資金240萬(wan) 元開工新建邊貿市場。
當年,夏村村民年互市貿易額達300餘(yu) 萬(wan) 元,實現全村22戶104人年人均增收2500元。
2019年3月,夏村成立了邊貿合作社,把國內(nei) 的水泥、啤酒等商品銷往尼泊爾。年底,合作社用賺來的錢給全村村民分紅。今年2月,夏村邊貿合作社對2019年、2020年村集體(ti) 裝載機租金進行分紅,戶均增收約8200元。
據貴桑介紹,2021年,夏村人均年收入達18867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群眾(zhong) 的腰包鼓了,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守邊固邊的信心更足了,正大步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沒有一個(ge) 強大的國家做後盾,哪有我們(men) 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men) 要世代守護好祖國的山山水水,報答黨(dang) 和國家的恩情!”貴桑堅定地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