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喜馬拉雅山脈深處的吉隆縣薩勒鄉(xiang) 色瓊村,錯落有致的特色民居“鑲嵌”在綠水青山間,色彩斑斕的藏雞成為(wei) 增收“金鳳凰”,林下種植的靈芝撐開“致富傘(san) ”……
近年來,色瓊村把黨(dang) 建作為(wei) 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立足本地資源優(you) 勢、夯實產(chan) 業(ye) 發展根基,不斷推動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取得新成效,一幅欣欣向榮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農(nong) 村要發展,農(nong) 民要致富,關(guan) 鍵靠支部。“黨(dang) 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度融合,已成為(wei) 色瓊村不斷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力和壯大集體(ti) 經濟的“製勝法寶”,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色瓊村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的工作導向,對照《日喀則市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目標政治清單》,嚴(yan) 肅黨(dang) 內(nei) 組織生活,展開監督檢查,狠抓整改落實,不斷加強黨(dang) 支部標準化建設,努力把村黨(dang) 支部建設成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帶領群眾(zhong) 致富、維護社會(hui) 穩定、守護神聖國土、開展反分裂鬥爭(zheng) 的堅強戰鬥堡壘。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動員鄉(xiang) 鎮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村幼兒(er) 園教師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結對幫扶線下學、藏譯通線上學,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全部能聽會(hui) 講國家通用語言。同時,全力做好黨(dang) 員發展培養(yang) 工作,嚴(yan) 把黨(dang) 員政治標準,不斷壯大隊伍、優(you) 化結構。
產(chan) 業(ye)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根基,是農(nong) 村發展的引擎。色瓊村以黨(dang) 支部為(wei) 龍頭,抓實合作社建設,以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為(wei) 主要目標,結合色瓊村資源稟賦和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努力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2019年,色瓊村成立藏雞養(yang) 殖合作社,養(yang) 殖本地藏雞3000餘(yu) 羽,年產(chan) 值約30萬(wan) 元,並結合色瓊村果園項目建設,發展果園林下養(yang) 雞,打造循環產(chan) 業(ye) 。
2021年,色瓊村“兩(liang) 委”積極爭(zheng) 取資金121.8萬(wan) 元,在自治區商務廳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修建9座共計6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僅(jin) 勞務分紅一項就有26萬(wan) 餘(yu) 元,人均年增收1800餘(yu) 元。色瓊村還注重加強本地人才培養(yang) ,挑選當地群眾(zhong) 培訓大棚蔬菜種植管理技能,引導群眾(zhong) 就近就便就業(ye) 。目前,大棚試種的大白菜、青菜已實現量產(chan) ,讓村民吃上家門口的新鮮蔬菜。同時,製定《色瓊村實施集體(ti) 項目規程》《色瓊村溫室大棚種植項目管理細則》等規章製度,規範村集體(ti) 經濟運營。
為(wei) 進一步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今年,村“兩(liang) 委”結合色瓊村海拔低、氣溫高,適合開發林下資源的優(you) 勢,采取村“兩(liang) 委”牽頭、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以天麻、靈芝等藏藥材為(wei) 主的林下資源種植項目,動員村民整合資金約11萬(wan) 元,種植靈芝1萬(wan) 餘(yu) 株,預計產(chan) 值14萬(wan) 餘(yu) 元。
目前,色瓊村初步形成了以藏雞養(yang) 殖、林下種植、大棚蔬菜種植為(wei) 龍頭的特色產(chan) 業(ye) 項目,群眾(zhong) 參與(yu) 積極性高。村民們(men) 表示,在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下,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的帶領下,有信心把色瓊村的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日子越過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