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駐地到安多縣,來回300公裏。14年中,中隊官兵累計巡邏裏程140餘(yu) 萬(wan) 公裏,可繞地球35圈半;
巡邏車的減振彈簧、後輪處的鋼板等部件2個(ge) 月左右就要換一次,從(cong) 開始巡邏至今已經跑壞1500條輪胎;
年最低溫度低於(yu) 零下40攝氏度,年降雪天數多達180多天,經常要頂風冒雪巡邏;
……
2008年,為(wei) 了保障“天路”安全,武警西藏總隊那曲支隊執勤三中隊官兵來到海拔5061米的唐古拉山營地駐守。
初到駐地,大家都感歎於(yu) 眼前壯美的景色,但沒過多久都開始高反,有的戰士甚至出現了嚴(yan) 重的肺水腫,不得不下山就醫。
“駐地的環境確實很艱苦,但我們(men) 所有的官兵都始終踐行著‘人民武警為(wei) 人民,人民武警愛人民’的誓言,祖國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是我們(men) 的哨位。”武警西藏總隊那曲支隊執勤三中隊指導員李明輝說。
2016年初,唐古拉山地區連降特大暴雪,造成109國道唐古拉山段大麵積結冰,導致長達30多公裏的嚴(yan) 重堵車滯留,上千人被困。
接到指令,執勤三中隊立即組織官兵給被困人員送湯送藥,並拿出本就緊缺的蔬菜水果提供給被困人員,把出現高原反應的人員請到中隊吸氧……
正如中隊門前牌子上寫(xie) 的“有困難、找武警”,中隊官兵一次又一次兌(dui) 現著他們(men) 的承諾。
在幫助受困群眾(zhong) 的同時,武警西藏總隊那曲支隊執勤三中隊的日常工作就是巡邏。
每次巡邏,巡邏組都需要對青藏鐵路雁石坪至安多段沿線30個(ge) 重點目標進行檢查,其中,有5個(ge) 徒步巡邏地段和300多處需查看的橋梁基站、涵洞。沿線每一段圍欄,巡邏官兵都要用手去摸摸看是否被動物或者風雪破壞;每一處電路設施,都要仔細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批又一批戰士入伍退役,但不變的是官兵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
來自山東(dong) 的下士劉超,為(wei) 了鍛煉自己選擇參軍(jun) 。在全國征兵網上報名時,他選擇了“到艱苦偏遠地區服役”,但沒想到被分配到了整個(ge) 武警部隊環境最艱苦的單位之一。
劉超剛到中隊時,並不理解戰友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在火車經過時停下來向火車敬禮。班長譚廷興(xing) 告訴他:“哨兵每次向往來的火車敬禮,都是在向祖國和人民匯報,在唐古拉山深處,有一群穿著橄欖綠的年輕人守護著這條‘生命線’的安全暢通。火車司機鳴笛回禮,則是在向堅守的官兵致意。”
2021年的除夕夜,劉超和戰友正在巡邏路上,當火車疾馳而過時,他們(men) 站在風雪中,莊重地抬起右手敬禮,一遍遍高聲大喊:“祝祖國平安,闔家歡樂(le) 。”
那一刻,劉超深刻明白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含義(yi) 。
服役期滿後,劉超決(jue) 定留下來,繼續當一名守護鐵路的戰士。“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來到了高原,來到了唐古拉,成為(wei) 一名守護‘天路’的戰士。”劉超說,“這裏讓我成長,我會(hui) 牢記使命,站好每一班崗。”
“我們(men) 的戰士來自祖國各地,他們(men) 都很可愛。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像劉超一樣的戰士,‘天路’的安全運行才得到了保障。”李明輝說,“他們(men) 不懼環境惡劣,不畏寂寞孤獨,用青春堅守責任,用生命捍衛使命。”
采訪結束時,武警西藏總隊那曲支隊執勤三中隊迎來了又一批新兵,中隊在唐古拉紀念碑前給他們(men) 舉(ju) 行了下隊儀(yi) 式。不遠處,火車汽笛聲響起,在悠長汽笛聲的見證下,這條離天最近的巡邏路,又完成了一次接續傳(chuan) 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