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黑龍江到西藏
跨越4000多公裏
戍邊13載
他的臉頰被強烈的紫外線
炙烤出點點高原紅
深深的皺紋裏
藏著講不完的戍邊故事
道不盡的家國情懷
這一期
雪域國門新青年
我們(men) 一起走近
“全國優(you) 秀人民警察”
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玉麥邊境派出所
政治教導員王微
用真心贏得民心
王微的第一個(ge) 工作單位是加玉邊境派出所,從(cong) 繁華的大城市來到荒涼的邊境,剛開始王微很難適應。派出所旁邊是一所敬老院,王微開始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送去生活物資、衣物。有了被需要的感覺,王微找到了價(jia) 值。白天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每家每戶困難情況,夜裏開始梳理,製定幫扶計劃,大到協調當地政府解決(jue) 村裏的飲水難問題、幫助群眾(zhong) 線上銷售藥材、資助貧困兒(er) 童,小到幫助群眾(zhong) 修葺房屋、修建蔬菜大棚,王微幹得如火如荼。
圖為(wei) 王微(右一)和同事入戶走訪。
2021年年底,王微從(cong) 加玉邊境派出所調到玉麥邊境派出所工作。針對轄區實際,王微堅持“群眾(zhong) 外出我巡防,群眾(zhong) 在家我走訪”,為(wei) 每家每戶建立一套完整詳細的民情日記,並張貼民情二維碼,方便精準跟蹤服務和群眾(zhong) 及時報警求助。“雖然轄區人口減少了15倍,但要把群眾(zhong) 工作再做細15倍。”王微這樣說道。
用實幹贏得信任
圖為(wei) 王微在邊境轄區走訪登記。
2021年7月,一位村民報警稱自己老婆走丟(diu) 了,問起緣由,竟是雙方因為(wei) 孩子讀書(shu) 問題意見不合,妻子離家出走。王微隨即出警搜尋,尋找了一整天,最終在一個(ge) 山頂的放牧點找到。回家後,王微又扮演起“知心大哥”的角色,安撫雙方情緒,疏通心結,最終夫妻倆(lia) 和好如初。
調解多了,王微摸索出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律為(wei) 準繩的“三字調解法”。“加玉鄉(xiang) ,就沒有他調解不了的糾紛。”這是鄉(xiang) 長向玲玲給王微的評價(jia) 。
到了玉麥鄉(xiang) ,王微結合轄區網格化管理,創新推出鄉(xiang) 長、村長、派出所所長“三長”服務模式,建立預警調處機製、網格服務機製,形成了“排查在先、教育在先、調解在先”的社會(hui) 麵綜合治理模式。
圖為(wei) 王微幫助群眾(zhong) 搬運柴火。
去年9月,玉麥鄉(xiang) 轄區工地一起涉及5萬(wan) 餘(yu) 元的勞資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王微及時將務工人員代表、工地負責人及所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鄉(xiang) 綜治辦主任聚在一起,共同協商解決(jue) 。為(wei) 盡可能杜絕類似情況發生,王微帶領所裏同事建立“一站式”服務,轄區工地開工前勞務雙方須在派出所辦證室簽訂勞務合同,保障其合法權益。
用腳步丈量邊關(guan)
圖為(wei) 王微(右二)同單位民警在山口巡邏。
玉麥鄉(xiang) 卓嘎、央宗姐妹同父親(qin) 兩(liang) 代人幾十年如一日守邊的故事感染、激勵著王微,每個(ge) 月,王微都會(hui) 帶領民警定期聯合駐地解放軍(jun) 和黨(dang) 員幹部開展“重走桑傑曲巴巡邊路”邊境踏查,穿密林、涉冰河、攀陡崖、過懸梯,在沿途樹幹上綁上五星紅旗,在岩石上用紅油漆刷寫(xie) “中國”“CHINA”字樣。
在王微的帶領下,派出所設立了抵邊執勤點、護牧點,建立了軍(jun) 警地三方聯控工作機製,形成了“一個(ge) 居所就是一個(ge) 哨所、一個(ge) 邊民就是一名衛士”的管邊治邊新格局。
圖為(wei) 王微和單位民警救援被困車輛。
王微說:“過去玉麥的戍邊條件那麽(me) 艱苦,卓嘎、央宗和桑傑曲巴老人都未曾退縮,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men) 更要守好這裏的一草一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