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犛牛繁育基地一角(6月21日攝)。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拉薩市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位於(yu) 林周縣鬆盤鄉(xiang) 鬆盤村,由江蘇省對口援建,總投資1.5億(yi) 元,於(yu) 2019年投入運營。
“基地主要工作為(wei) 提高犛牛的群體(ti) 繁殖率和縮短出欄周期。”西藏自治區農(nong) 科院掛職林周縣政府副縣長朱彥賓說,“近年來,基地帶動本地大學生就業(ye) 16人,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39人。”
素有“高原之舟”之稱的犛牛全身都是寶。犛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林周位於(yu) 拉薩市東(dong) 北,共有耕地23萬(wan) 畝(mu) 、天然草場505萬(wan) 畝(mu) ,是拉薩市第一產(chan) 糧大縣、第二牧業(ye) 大縣。
6月21日,在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拍攝的犛牛。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犛牛繁育基地拍攝的犛牛。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犛牛繁育基地拍攝的犛牛。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犛牛繁育基地拍攝的犛牛。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拍攝的犛牛。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工作人員在進行消毒作業(ye) 。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