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周縣:推動農業機械化 助力鄉村振興
6月20日,甘曲鎮江角村農(nong) 機合作社的農(nong) 機在進行播種。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近年來林周縣不斷發展農(nong) 機合作社,大力使用聯合收割機、飼草打捆機、植保機等各類農(nong) 機,實現農(nong) 業(ye) 機械化服務,改變了傳(chuan) 統的農(nong) 耕方式,解決(jue) 了勞動力不足的困難,並釋放勞動力外出就業(ye) 。
林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林周縣農(nong) 機裝備總量28994台(套),動力機械和非動力機械配套率約85%,種植業(ye) 機械化占比約95.6%,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保持在83%左右。全縣各類農(nong) 機合作社21家,年作業(ye) 服務麵積達11萬(wan) 餘(yu) 畝(mu) ,帶動戶數約1500戶。
林周縣甘曲鎮江角村農(nong) 機合作社法人米瑪說:“合作社組建於(yu) 2008年,擁有804型拖拉機11台、1204型拖拉機4台、收割機5台,共計20台。截至目前,合作社收入80萬(wan) 餘(yu) 元,經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良好。”
林周位於(yu) 拉薩市東(dong) 北,共有耕地23萬(wan) 畝(mu) ,主產(chan) 小麥、青稞、油菜、土豆等,是拉薩市的主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
6月20日,甘曲鎮江角村農(nong) 機合作社負責人米瑪在駕駛農(nong) 機。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農(nong) 民駕駛農(nong) 機進行播種。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農(nong) 民駕駛農(nong) 機進行播種。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農(nong) 民駕駛農(nong) 機進行播種。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6月21日,在林周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農(nong) 民駕駛農(nong) 機進行播種。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機械化讓耕作跑出“加速度” 西藏農牧民享實惠
“以前犁4畝地,靠牲畜需要一整天。現在用機器,一個小時就幹完了。”拉薩市林周縣江角村旦羅家中有22畝地,今年種上了青稞、麥子和油菜,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耕作。 [詳細] -
西藏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66%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西藏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6.1%,科學技術對農業生產貢獻明顯增強。[詳細] -
拉薩市科技興農之路越走越廣:機械化讓秋收跑出“加速度”
村民們介紹說,如果大麵積連續作業,一台飼草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飼草地70畝以上,一台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可收割150畝地,一台機械相當於近百名勞動力的工作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