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西藏展現生態“新顏”

發布時間: 2022-07-04 08:42: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高原群眾(zhong) 對綠色家園的向往、對荒山播綠的執著,使愛綠護綠成為(wei) 西藏近些年生態發展的底色。

  在西藏,推窗能見綠、風吹有花香,周邊林木蔥鬱、小溪流淌的地方越來越多。

  在地標性建築布達拉宮的正南方,“綠油油”的高山隔水相望,錯落有致的高矮灌木鬱鬱蔥蔥,木橋下流水叮咚,涼亭裏老人們(men) 打著太極拳,綠茵道上三兩(liang) 好友漫步其間,偶爾還能碰見梅花鹿在樹蔭下休息,好一幅山、水、花、鳥、樹與(yu) 人的自然畫卷。

  但在10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山,難尋一點綠意。2012年,拉薩市啟動南山造林綠化工程,通過植樹播綠,昔日荒山建成了拉薩南山公園,成為(wei) 當地百姓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這翻天覆地的改變背後凝結著無數綠水青山創造者、守護者的心血與(yu) 付出。

  根據西藏自治區發布的《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預計到2030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將完成營造林206.7萬(wan) 畝(mu) 。西藏自治區慈善總會(hui) 還發起了“我在西藏有棵樹”的動員活動,動員全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到西藏植樹中來。

  西藏近年來不僅(jin) 推進城市的綠化項目,同時也重視村容村貌的提升。以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目標,西藏新創建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155個(ge) ,深入實施“四旁”植樹行動,完成植樹493萬(wan) 株,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已初顯成效。

  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鄉(xiang) 政府為(wei) 改善門仲村生態環境,積極爭(zheng) 取林芝市生態園林公益基金350萬(wan) 元,推動建設門仲村生態園林建設示範工程。在村“兩(liang) 委”的帶領下,村民建設家園的熱情高漲,大家分工協作,鉚足幹勁,掀起了一場植樹披綠的熱潮。

  “這麽(me) 大棵的樹苗買(mai) 來都要好幾百塊錢呢,鄉(xiang) 政府為(wei) 我們(men) 爭(zheng) 取到生態園林項目,真是太好了。”次仁珍嘎領到香花槐樹苗後,立馬就種在了自家房前的空地裏,並仔細地修剪樹枝。

  目前門仲村的村路兩(liang) 旁、村民房前屋後以及村內(nei) 空地栽種了香花槐、櫻花等樹苗2250株。生態園林項目不僅(jin) 要綠了“家門口”,更要綠了“後花園”。通過“不同地段、不同品種”“見空補綠、見縫插綠”的種植方式,村莊的荒地、邊角地、裸露地塊等成為(wei) 村莊美化的“熱土”。

  位於(yu) 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林芝市巴宜區色果拉村僅(jin) 37戶、173人,雖然人口稀少,但景色迷人,一棟棟特色鮮明的工布民居在綠樹掩映中錯落有致。

  然而,色果拉村多年前受沙塵天氣等影響,整個(ge) 村莊常年“灰頭土臉”。

  “當時雅魯藏布江一帶的沙化問題還很嚴(yan) 重,沙塵天氣頻發,一旦到了河水泛濫期,洶湧的江水裹挾著積聚的泥沙,不僅(jin) 淹沒了色果拉村的大量農(nong) 田,更是衝(chong) 毀了村民的家園。”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喬(qiao) 次仁說,“為(wei) 了一改色果拉村麵貌,村黨(dang) 支部自2009年開始帶領村民實施防沙造林工程,製定了每年種樹1000畝(mu) 到2000畝(mu) 的任務,直到現在也未間斷。”

  13年間,色果拉村已經種植了幾十萬(wan) 棵樹,麵積約7000畝(mu) ,有效遏製了水土流失的局麵,當地的人居與(yu) 生態環境也大大改善。

  在對生態的看護保護上,林芝市還強化生態環境監管,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製度,製定《林芝市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活動聯動機製》,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製,推行“環保+公安”“環保+市政”“環保+旅遊”等聯合執法新模式。

  山南市乃東(dong) 區索珠鄉(xiang) 在近些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一改之前“靠山吃山吃光山”的落後思想,牢固樹立“人人參與(yu) 生態文明建設,人人注重環境保護”的意識,當地自然與(yu) 人文麵貌煥然一新。

  “這幾年村民們(men) 的觀念轉變了,生態環保理念越來越強,村裏先後設立了57個(ge) 生態環保崗位,其中專(zhuan) 職護林員崗位職責涵蓋巡山守護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可有效防止亂(luan) 挖藥材、亂(luan) 砍濫伐、偷獵盜獵等現象出現。”索珠鄉(xiang) 支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仁群培說,“很多村民從(cong) ‘砍樹人’變成了‘看樹人’,吃上了‘生態飯’。”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索珠鄉(xiang) 耕地麵積達5118畝(mu) 、林地麵積31.1萬(wan) 畝(mu) 、草地麵積48.96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麵積達到全鄉(xiang) 麵積的1/3以上。與(yu) 此同時,全鄉(xiang) 2021年共完成義(yi) 務植樹7110株,四旁植樹2000株,安排專(zhuan) 職護林員161名,落實生態崗位資金56.35萬(wan) 元、管護資金164.83萬(wan) 元。

  藍天與(yu) 淨土是西藏的“代名詞”,現如今“青山”“碧水”更成為(wei) 西藏“話語”中不可或缺的新元素。西藏自治區不斷推進的生態文明建設,使環境變美的同時,也促進了群眾(zhong) 增收。自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70萬(wan) 個(ge) 生態崗位,讓群眾(zhong) 增收近40億(yi) 元。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