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dong) 風浩蕩,一派生機。
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西藏視察指導,全區各族兒(er) 女沐浴幸福,共祝黨(dang) 的百年華誕,同慶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邁上新征程。
2021年7月2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視察,聽取嘎拉村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等介紹,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衛生室等詳細了解有關(guan) 情況。
總書(shu) 記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流的生動場景仍曆曆在目:村民們(men) 聚攏在路旁,手捧潔白的哈達,歡呼著向總書(shu) 記問好,脫帽向總書(shu) 記致敬。總書(shu) 記祝願大家幸福安康,紮西德勒。
“當看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沿著村裏的斜坡石板路走到我家門前時,我們(men) 一家人開心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回憶起當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自己家的場景,村民達瓦堅參依然激動不已。
達瓦堅參熱情迎接總書(shu) 記到家中做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察看臥室、廚房、儲(chu) 藏室、衛生間等,並同一家人圍坐在客廳裏聊家常。達瓦堅參告訴總書(shu) 記,這些年他們(men) 家靠著跑運輸、桃花節分紅、土地流轉、種植養(yang) 殖,去年全家收入超過30萬(wan) 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聽了十分高興(xing) 。總書(shu) 記指出,要落實好黨(dang) 中央支持西藏發展政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多元產(chan) 業(ye)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牽掛著西藏各族人民、心係邊疆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把總書(shu) 記“要落實好黨(dang) 中央支持西藏發展政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指示精神細化落實到具體(ti) 工作中,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感恩奮進,奮勇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入實施。2021年,全區易地搬遷後續幫扶持續深化,監測預警機製健全完善,消除返貧風險4467戶18597人。啟動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100個(ge) ,實施幫扶項目2126個(ge) 。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達6172個(ge) 。完成農(nong) 村戶廁改造4.66萬(wan) 座。創建美麗(li) 宜居示範村120個(ge) 。青稞、牲畜良種覆蓋率分別達90%和32%以上。
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大力發展“多元產(chan) 業(ye) ”是西藏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
循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1年7月21日下午在嘎拉村視察的足跡回訪,在尼洋河畔,318國道邊,粉嫩嫩的桃花、金燦燦的油菜花,與(yu) 綠油油的田野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鄉(xiang) 村美景,映襯著嘎拉人猶如桃花盛開般燦爛的笑臉,訴說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的幸福光景。記者深深感受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句句話語,讓全村人倍感關(guan) 懷、備受鼓舞,對美好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嘎拉村坐落在蒼翠的群山之中。早些年,嘎拉村村民多以上山砍伐木材為(wei) 生,不僅(jin) 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容易引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從(cong) 2002年開始,村裏辦起了桃花旅遊文化節,但在2013年以前,嘎拉村還是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小山村:村容村貌髒亂(luan) 差、豬牛滿村跑,雖然有1200多株野生桃花這一寶貴資源,但因基礎配套設施不健全、不具備旅遊景區功能等問題,致使桃花旅遊經濟一直處於(yu) 小打小鬧的狀態,年旅遊收入還不足5萬(wan) 元。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廣東(dong) 省援藏的無私援助下,經過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的努力奮鬥,嘎拉這個(ge) 無名小山村,如今,成為(wei) 旅遊村、富裕村、幸福村。特別是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視察,使嘎拉村成為(wei) “網紅村”,被網友們(men) 稱為(wei) 真正的“世外桃源”,天南海北的遊客紛至遝來。
“正是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嘎拉村通過豐(feng) 富桃花節內(nei) 容、拉長桃花產(chan) 業(ye) 鏈,走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之路。”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邊巴深有感觸地說。
借助東(dong) 風,近幾年來,村民們(men) 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ti) ,由此獲得旅遊收入和分紅。達瓦堅參告訴記者:“總書(shu) 記飽含深情的話語讓我充滿幹勁!”他說:“我家裏有六口人,一個(ge) 人8000多元,加上每戶5萬(wan) 多元,總共有10.53萬(wan) 餘(yu) 元。這10萬(wan) 多元是2021年村裏舉(ju) 辦桃花文化旅遊節的分紅,加上跑運輸的10多萬(wan) 元,27畝(mu) 土地流轉租金收入,40頭牲畜帶來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收入,全年收入達到了35萬(wan) 元。這一切,離不開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一家人的殷殷囑托。不隻是我們(men) 一家,我們(men) 全村人都打心底裏感謝總書(shu) 記,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
近年來,嘎拉村“兩(liang) 委”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抓手,依靠黨(dang) 的利民惠民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生態優(you) 勢、援藏優(you) 勢,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集體(ti) 經濟,村集體(ti) 選派村民開辦旅遊體(ti) 驗項目,促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
2021年,嘎拉村累計接待遊客14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60餘(yu) 萬(wan) 元,戶均分紅近10萬(wan) 元;把握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大好機遇,成立農(nong) 牧民運輸隊,參與(yu) 川藏鐵路等項目建設,實現創收380餘(yu) 萬(wan) 元;村民自籌資金50萬(wan) 元建成占地100餘(yu) 畝(mu) 的觀光采摘園、年均創收5萬(wan) 元,流轉土地100餘(yu) 畝(mu) 、畝(mu) 均租金1300元,構築了以桃花源景區為(wei) 主、農(nong) 牧民運輸隊和觀光采摘園齊頭並進的三大產(chan) 業(ye) ,村集體(ti) 經濟日益壯大、村民“腰包”越來越鼓。2021年,嘎拉村實現集體(ti) 收入1262.3萬(wan) 元,同比增長13.2%;33戶152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wan) 元,同比增長12.9%。
“紅色研學”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嘎拉村視察時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的一個(ge) 縮影,這裏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的地方。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日子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也是你們(men) 自己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
2022年4月21日,記者漫步西藏“桃花第一村”,被新近打造的“總書(shu) 記和我們(men) 在一起”紅色研學主題教育聯展館所深深吸引。我們(men) 真切地聽到了嘎拉村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賡續紅色血脈的溫暖回響。
以“團結頌”為(wei) 主題的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是巴宜區首個(ge) 村級展覽館。展覽館占地麵積250平方米,分為(wei) 美麗(li) 嘎拉村、團結嘎拉村、幸福嘎拉村三個(ge) 篇章。展館在建好“硬件”的同時,注重“軟件”升級,高度還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嘎拉村的感人情景,綜合采用老照片修複、老物件展陳、多媒體(ti) 視頻展播係統、電子立體(ti) 沙盤、紅外線感應燈罩等方式,確保紅色基地見物見景、見思想見精神,讓紅色資源活起來。
“通過悟好總書(shu) 記的重托、頌好共產(chan) 黨(dang) 的恩情、辦好老百姓的展覽、講好村裏人的故事,擴大紅色研學的影響力,提升紅色研學的魅力,進而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經常擔任義(yi) 務講解員的大學生村官黃海芬表示。
為(wei) 了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深刻內(nei) 涵,創新方式方法,把故事講“新”,把人物講“近”,把情懷講“濃”,展館內(nei) 還設置了黨(dang) 員初心學堂、“笑臉牆”拍照留言係統、桃花實景打卡點等,增加互動體(ti) 驗功能,實現“聯展、聯學、聯訓、聯遊”目標,采取開發“緊跟總書(shu) 記足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文創套盒、桃花口罩等紅色文創產(chan) 品,形成紅色產(chan) 業(ye) 鏈條,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展覽館於(yu) 今年3月20日開館,目前已接待各級參觀工作組40餘(yu) 批次,參觀人數達4000餘(yu) 人次。
在紅色文化的滋養(yang) 下,嘎拉村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盛。村“兩(liang) 委”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真心服務遊客、贏得遊客稱讚。2021年7月29日,一位李姓男子神色匆匆地走進嘎拉村便民服務中心。駐村工作隊仔細詢問後,才知道李先生是從(cong) 秦皇島自駕到林芝的遊客,途徑嘎拉村桃花源景區時,帶了一路的小狗不慎丟(diu) 失,找了一下午都沒有找到。村幹部及駐村工作隊及時將這一情況發至村微信群,發動全村群眾(zhong) 幫忙尋狗。人多力量大。僅(jin) 用時1天,村民們(men) 便在村打麥場附近找到小狗。7月30日,李先生為(wei) 村裏送上寫(xie) 有“熱情負責、為(wei) 民解憂”的錦旗及書(shu) 包文具、水果、零食、牛奶等慰問品。他還將尋狗過程發至抖音平台,“真的為(wei) 林芝的幹部們(men) 點讚”“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點讚”。更有意思的是,李先生的妻子評論說:“怎麽(me) 不把你丟(diu) 了呀,聽著就生氣。”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嘎拉村群眾(zhong) 將不少地租給了來自河南、四川等地的菜農(nong) 。嘎拉村與(yu) 周邊菜農(nong) 相處十分融洽,結下了深厚情誼。說起嘎拉村群眾(zhong) ,菜農(nong) 們(men) 讚不絕口。菜農(nong) 魏群、範賢華夫婦稱讚“嘎拉村治安環境很好,村民很講道理”;菜農(nong) 張珂、郭雪英夫婦也說:“每次嘎拉村老百姓來菜地的時候,都會(hui) 給一些肉和水果,還給了我一頭牛,我們(men) 也給他們(men) 一些菜,這都是相互的嘛。你跟他關(guan) 係好,他也跟我們(men) 關(guan) 係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的“這裏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的地方”,早已成為(wei) 嘎拉村的真實寫(xie) 照。“蔬菜之恩以犛牛相報”的故事,在當地成為(wei) 佳話。
2021年4月,村民才旦紮西為(wei) 菜農(nong) 趙金豔夫婦送去了三頭牛。當問及租地給菜農(nong) 一年租金一畝(mu) 才1500元,為(wei) 什麽(me) 一下子送了三頭牛時,村民才旦紮西靦腆地說:“這個(ge) 是不能用錢來算的。”
紅色招牌越擦越亮,生態飯越吃越香。嘎拉村不愧是“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全國美德在農(nong) 家活動示範點”“國家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自治區級生態村”“自治區文明村鎮”。
“綠色答卷”守護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1年7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嘎拉村,實地調研便民服務中心,俯身聽取村專(zhuan) 幹益西曲珍有關(guan) “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理念和運營模式的介紹。
“在我介紹的過程中,總書(shu) 記一直微微點頭,微笑著說:‘你們(men) 做得很好,繼續加油、繼續努力’。” 益西曲珍回憶道。
一紙杯煙頭可兌(dui) 換20積分、一斤塑料袋可兌(dui) 換100積分、5公斤廢報紙或紙板可兌(dui) 換300積分……“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的垃圾兌(dui) 換明細表上,積分兌(dui) 換規則一目了然。
兌(dui) 換商店內(nei) 另一邊的貨架上,擺滿了食品、生活用品,每一樣商品下麵,都標注著單價(jia) 和換購需要的積分數量。
帶著巨大的鼓舞和自豪,帶著各方的關(guan) 心和支持,嘎拉村幹部群眾(zhong) 認真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外出參觀學習(xi) ,以“綠色銀行”為(wei) 載體(ti) ,對垃圾處理方式來一次分門別類的整體(ti) 升級。2022年,村“兩(liang) 委”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對接,創新推出“綠色銀行”積分製度,給村民建起了綠色信用檔案——“綠色金融積分排行榜”,積分排名靠前的村民可在農(nong) 行“惠農(nong) e貸”中予以增量授信,並優(you) 先享受農(nong) 戶信息建檔、信用等級評定及貸款額度提升等金融服務。
“綠色銀行”背後,是一幅原生態與(yu) 現代氣息融合、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li) 畫卷。
村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標語格外醒目。保護生態環境不僅(jin) 為(wei) 嘎拉村群眾(zhong) 帶來經濟收益,也漸漸內(nei) 化成他們(men) 的自我意識。許多村民在生產(chan) 生活閑暇之餘(yu) ,都會(hui) 借著散步的機會(hui) 在村中轉轉,撿拾地上的垃圾。每一次彎腰,都會(hui) 為(wei) “桃花村”添上一抹生態底色。
據統計,從(cong) 2021年1月4日營業(ye) 至今,“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共兌(dui) 換26萬(wan) 多積分,為(wei) 村民換購各類商品總價(jia) 值2600餘(yu) 元。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諄諄教誨的鼓舞下,嘎拉村不僅(jin) 開展季節性植樹造林活動,而且進一步實施道路硬化、管網入地、綠化亮化、綠色籬笆、瓜果庭院建設等工程,實現庭院綠化全覆蓋。如今,嘎拉村已經實現庭院綠化全覆蓋,周邊植樹造林綠化麵積達到240畝(mu) 。
“新征程上,我們(men) 將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讓嘎拉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讓美麗(li) 河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對於(yu) 嘎拉的未來,邊巴滿懷期待。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下,2021年,全區和嘎拉村一樣,全力以赴描繪鄉(xiang) 村美好畫卷,生態環境保持優(you) 良。開展自然資源資產(chan) 清查。50%的國土空間劃入“三線一單”優(you) 先保護單元。發布第一批自治區級重要濕地名錄。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片區獲批設立。第二次青藏科考深入開展。新增3個(ge) 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推動減汙降碳協同治理,汙染防治攻堅保持全國“優(you) 秀”,藍天、碧水、淨土良好態勢持續鞏固。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把西藏建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示範地、綠色發展試驗地、自然保護樣板地、生態富民先行地,確保生態保護紅線麵積占國土麵積的50%以上,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地市占比達到100%、示範縣(區)占比達到20%以上,力爭(zheng) 建成珠峰、羌塘2個(ge) 國家公園,鞏固發展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地區之一的良好態勢,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