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巴吉社區:奮鬥成就山村巨變

發布時間:2022-07-05 10:03: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那兩(liang) 個(ge) 難忘的夏日,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巴吉社區居委會(hui) 幹部群眾(zhong) 記憶中總是十分溫暖的——

  1998年6月19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率福建第二批援藏幹部進藏時,到巴吉村調研;2011年7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jun) 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的習(xi) 近平同誌再次來到巴吉村,親(qin) 切看望慰問幹部群眾(zhong) 。

  “繼續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堅持因地製宜,廣開致富門路,千方百計幫助群眾(zhong) 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

  ——習(xi) 近平同誌的深切關(guan) 懷和親(qin) 切囑托,使西藏幹部群眾(zhong) 備受鼓舞,深感總書(shu) 記與(yu) 西藏各族人民心連心,對美好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西藏視察指導,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牢記領袖囑托、踐行初心使命,凝聚起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磅礴偉(wei) 力。

  黨(dang) 的光輝照人心

  初夏時節,草木蔥翠。徜徉在巴吉社區居委會(hui) 整齊幹淨的村道上,最醒目的是一棟棟灑滿陽光的花園式藏族民居,還有屋頂上空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

  巴吉村黨(dang) 支部原書(shu) 記達龍,今年已經76歲了。習(xi) 近平同誌第二次來巴吉的情景,達龍仍曆曆在目——

  在村口,習(xi) 近平同誌握著達龍的手,祝他健康長壽。達龍熱淚盈眶,千言萬(wan) 語不知從(cong) 何說起,隻是不停地說:“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感謝中央領導!”

  “我其實平時很會(hui) 說話的,但一見到習(xi) 近平同誌,就不知道怎麽(me) 了,一張口就激動得熱淚縱橫,什麽(me) 話都說不出來。習(xi) 近平同誌還祝我健康長壽,那感覺啊,真像是陽光一樣照在心頭,太溫暖、太幸福了!”達龍說,進入新時代,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對口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幹部群眾(zhong) 團結奮鬥,巴吉已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明星村”“文明村”。

  西藏作為(wei) 偉(wei) 大祖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與(yu) 祖國的命運休戚與(yu) 共。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伴隨著新中國豪邁前行的步伐,曆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等重要曆史節點,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黨(dang) 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在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曆史巨變。

  2021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2000億(yi) 元,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11%以上,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和14%,位居西部地區前列。新增城鎮就業(ye) 5.2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控製在5%以內(nei) 。

  出生在舊西藏農(nong) 奴家庭的達龍,對封建農(nong) 奴製度的黑暗、反動、殘酷、落後,懷有刻骨仇恨。他告訴記者:“西藏和平解放前,巴吉村土登等3家農(nong) 奴主殘酷剝削、無情壓榨著100多戶農(nong) 奴。我們(men) 農(nong) 奴連最起碼的生存權都沒有,更談不上人身自由;農(nong) 奴作為(wei) 農(nong) 奴主的私人財產(chan) ,被隨意用於(yu) 賭博、抵債(zhai) 、贈送和買(mai) 賣,遭受鞭笞、頸枷、剁手、割鼻、挖眼等酷刑。快解放的時候,我父親(qin) 有一次聞訊準備從(cong) 巴吉逃跑,被農(nong) 奴主抓住後打傷(shang) 一隻眼睛。”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使西藏廣大農(nong) 奴和奴隸當家作主,是進藏人民解放軍(jun) 醫生治好了達龍父親(qin) 的眼睛。

  改革開放後,巴吉村逐漸富裕起來。1998年,巴吉新村全麵建成。同年,習(xi) 近平同誌來到這裏調研。在巴吉村,習(xi) 近平同誌和村民親(qin) 切交談。當了解到巴吉村1997年人均收入逾2000元時,習(xi) 近平同誌欣慰地說:“希望你們(men) 繼續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心係民生,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的小事當作頭等大事。一次次調研、一封封回信、一篇篇講話,聚焦百姓冷暖、傳(chuan) 遞民生牽掛,彰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的深厚情懷。

  “每次重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我心潮澎湃!我雖年事已高,但決(jue) 心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把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厚愛化為(wei) 感恩奮進的強大動力,協助社區幹部,用心用情解決(jue)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巴吉群眾(zhong) 的生活品質。”達龍的話語鏗鏘有力。

  幸福路上沐春暉

  這一幕,關(guan) 愛充盈;這一刻,溫情湧動。

  2011年7月21日,習(xi) 近平同誌再次親(qin) 臨(lin) 巴吉村,看望這個(ge) 當年靠運輸致富的“汽車村”,並饒有興(xing) 致地走進村民格桑旺久家的小院。

  看到格桑旺久家的庫房裏堆滿了儲(chu) 備的青稞、大米、麵粉等,全村村民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配置了舒適實用的家具,用上了各式各樣的家電,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習(xi) 近平同誌十分欣慰。

  “習(xi) 近平同誌來到我家中,一進家門,就和藹可親(qin) 地問我一家生活如何,日子過得怎麽(me) 樣?令我們(men) 一家人萬(wan) 分感動!”格桑旺久講起習(xi) 近平同誌與(yu) 一個(ge) 普通藏族農(nong) 民的暖心故事:“習(xi) 近平同誌還走進我家的廚房,點燃沼氣灶,了解農(nong) 村沼氣使用情況;仔細察看糧倉(cang) ,細細品嚐奶酪。隨後,在藏式客廳,習(xi) 近平同誌喝著酥油茶,與(yu) 我們(men)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親(qin) 切交談。”格桑旺久告訴習(xi) 近平同誌,他家2010年收入80多萬(wan) 元,現在住的樓房是2009年投入40多萬(wan) 元修建的,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他還一直扶持2名困難群眾(zhong) ,手把手教他們(men) 學習(xi) 挖掘機駕駛和苗木種植技術。習(xi) 近平同誌對格桑旺久在新農(nong) 村建設中充分發揮共產(chan) 黨(dang) 員引領示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

  飲水思源,感恩奮進。習(xi) 近平同誌的深情厚愛在格桑旺久身上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從(cong) 此,格桑旺久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家鄉(xiang) 建設和帶領群眾(zhong) 創造幸福生活的火熱實踐中。他接連被評選為(wei) 自治區級、地(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

  2015年國慶節,格桑旺久作為(wei) 西藏基層民族團結優(you) 秀代表之一,到北京參加祖國66歲生日的慶祝活動。在北京,他又一次見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讓他格外驚訝的是,總書(shu) 記還記得他是“巴吉村的格桑旺久”。

  格桑旺久的回憶總是幸福滿滿:“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總書(shu) 記叮囑我們(men) 說,我國56個(ge) 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t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men) 各民族自己的夢。”

  從(cong) 來隻有情難盡。回到林芝後,格桑旺久挨家挨戶向父老鄉(xiang) 親(qin) 傳(chuan) 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guan) 懷西藏人民,對此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特別是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有著切身體(ti) 會(hui) 。如今的格桑旺久,一家4口人,靠著12.5畝(mu) 耕地、11.5畝(mu) 草場、11頭牲畜和跑運輸、做生意等,年家庭總收入50萬(wan) 元,家庭可支配收入25.5萬(wan) 元,人均純收入6.37萬(wan) 元。

  “總書(shu) 記的指示就是我們(men) 前進的方向。”格桑旺久表示,要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不忘共產(chan) 黨(dang) 的恩情,通過政府的帶動和自己的勤勞雙手,把日子過得更好,用實際行動回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心厚愛。

  政策暖心日子甜

  巴吉村隸屬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地處林芝市城郊1公裏處的318國道邊。

  “汽車村”——隻要說起巴吉,人們(men) 幾乎都會(hui) 這樣讚歎。

  “汽車村”光芒,照亮塵封的往事。由於(yu) 生產(chan) 模式單一,巴吉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個(ge) 貧困村。1987年,村民洛桑貸款5000元購買(mai) 了一輛解放牌汽車跑運輸。

  “在黨(dang) 的好政策指引下,村‘兩(liang) 委’鼓勵、動員村民買(mai) 汽車、跑運輸,依托村裏豐(feng) 富的資源增收致富。”巴吉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米瑪說,短短幾年時間,村民先後買(mai) 了50多輛大貨車跑運輸。後來,國家禁止伐木,村民就購買(mai) 工程機械車、翻鬥車搞工程材料運輸。

  時光流轉,深情不變。

  2011年7月,習(xi) 近平同誌親(qin) 臨(lin) 巴吉了解新農(nong) 村建設和基層黨(dang) 建工作情況,他囑咐村裏的黨(dang) 員、幹部要堅持黨(dang) 的宗旨,堅持因地製宜,廣開致富門路,千方百計幫助群眾(zhong) 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不斷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取得新成績。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巴吉社區居委會(hui) 銘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依靠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幹部群眾(zhong) 團結一心、努力奮鬥,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小康村。

  “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都住上了花園式小樓,日子過得非常紅火。”米瑪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村富起來了,產(chan) 業(ye) 旺起來了,收入多元化了。2021年,全社區經濟總收入達3884.58萬(wan) 元,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收入256.89萬(wan) 元,占6%;第二產(chan) 業(ye) 收入620萬(wan) 元,占16%;第三產(chan) 業(ye) 收入3007.7萬(wan) 元,占78%;人均可支配收入5.04萬(wan) 元,集體(ti) 資產(chan) 評估價(jia) 值達到10億(yi) 元。

  在米瑪眼裏,值得驕傲的產(chan) 業(ye) 還真不少——

  宏鑫商砼有限公司。宏鑫商砼有限公司屬巴吉社區村級企業(ye) 股份製公司,注冊(ce) 資金2000萬(wan) 元,始創於(yu) 2007年。公司采取村“兩(liang) 委”出資,群眾(zhong) 入股的經營模式,總投資1000萬(wan) 元,其中群眾(zhong) 入股200萬(wan) 元。目前,公司共有職工52人,建有攪拌站2處,磅車2輛、罐車7輛、裝載機3台。主要生產(chan) 砂石、預製板混凝土等產(chan) 品。公司2021年為(wei) 社區集體(ti) 增收30萬(wan) 元。

  雪域江南宏鑫建材市場。雪域江南宏鑫建材市場占地約150畝(mu) ,社區以出租土地的形式入股,由西藏仁和實業(ye) 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土地價(jia) 值及地上附屬物價(jia) 值6億(yi) 左右,總投資約2.3億(yi) 元,其中巴吉社區投入1300萬(wan) 元。這個(ge) 市場每年為(wei) 社區帶來收益達450萬(wan) 元。根據與(yu) 仁和公司協議,此後收益每5年追加50萬(wan) 元,一直延續25年。25年後,建材市場地麵資產(chan) 全部轉讓給社區集體(ti) ,由社區自主經營。2019年,宏鑫建材市場為(wei) 居委會(hui) 集體(ti) 增收450萬(wan) 元。

  大柏樹景區。世界柏樹王園林景區位於(yu) 巴吉社區轄區內(nei) 。社區借助景區地理優(you) 勢建立旅遊商圈,鼓勵群眾(zhong) 參與(yu) 到旅遊服務業(ye) 當中,辦起了總投資200萬(wan) 元的土特產(chan) 一條街。目前,設有攤位60個(ge) ,全社區參與(yu) 。2021年,戶均年收入4萬(wan) 元。景區每年可為(wei) 社區集體(ti) 帶來100萬(wan) 元左右收入,土地價(jia) 值及地上附屬物價(jia) 值1000萬(wan) 元左右。

  巴吉倉(cang) 儲(chu) 物流園。巴吉倉(cang) 儲(chu) 物流園占地17萬(wan) 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經完成100%,16棟主體(ti) 已建成,每棟主體(ti) 平均4000-6000平方米,並於(yu) 2019年7月投入正式使用。土地價(jia) 值及地上附屬物價(jia) 值3億(yi) 元左右。項目成功投入後,預計為(wei) 社區集體(ti) 每年增加200萬(wan) 元收入,項目建設期間為(wei) 本地群眾(zhong) 增收1600萬(wan) 元的人工、機械費用。

  其他產(chan) 業(ye) 。正在建設的田園觀光帶,占地50萬(wan) 平方米。社區引進廣東(dong) 東(dong) 陽光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租地資金年收入101萬(wan) 元。西藏巔峰旅遊公司經營的措木及日冰湖景區,收入返利5%;巴吉老城區28畝(mu) 綜合商業(ye) 土地及10畝(mu) 永久新區發展用地也正在逐步開發;礦泉水公司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

  令米瑪驕傲的還有“黨(dang) 建強村”“製度管村”“生態美村”——

  “黨(dang) 建強村”。巴吉社區黨(dang) 支部緊緊圍繞林芝市“1255”黨(dang) 建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一是加強班子建設,大力實施社區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工程。2021年,組織社區幹部參加學習(xi) 50餘(yu) 次,不斷提高社區“兩(liang) 委”班子文化素質水平。嚴(yan) 格落實社區幹部量化管理工作,明確社區幹部工作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切實增強社區“兩(liang) 委”班子抓黨(dang) 建、帶隊伍、促發展的工作能力。社區幹部向群眾(zhong) 創業(ye) 作出創業(ye) 承諾,激發自身幹事創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堅定為(wei) 民服務解難題的信念,進一步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二是加強隊伍建設。2021年,依托“三會(hui) 一課”“兩(liang) 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組織黨(dang) 員認真學習(xi) 黨(dang) 章黨(dang) 規、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等共計50餘(yu) 次,不斷加強黨(dang) 員思想建設;開展黨(dang) 員亮身份活動,47名黨(dang) 員家門口均懸掛黨(dang) 員戶牌,黨(dang) 員主動接受群眾(zhong) 監督,不斷激發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意識。積極參加業(ye) 務技能、農(nong) 村實物培訓,提高社區幹部與(yu) 黨(dang) 員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成立黨(dang) 員誌願先鋒隊,40名黨(dang) 員參與(yu) 疫情防控工作,黨(dang) 員輪流站崗值班。黨(dang) 員在學習(xi) 教育中激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wei) 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不斷深化黨(dang) 建促便民服務,搭建村級黨(dang) 建“服務民生”平台。先後建立便民超市、便民服務大廳等,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不斷提高服務的科學化水平。

  “製度管村”。巴吉社區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始終認為(wei) ,隻有建章立製、照章理事,用製度管好人,才能有效化解各種矛盾,開展好各項工作。黨(dang) 支部在全社區建立健全的村規民約、環境衛生、三務公開等一係列製度,使社務管理納入製度化、規範化軌道。同時,規範黨(dang) 員的一言一行,使其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熱心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2021年,社區為(wei) 困難群眾(zhong) 辦實事55件,拿出獎扶資金5.5萬(wan) 餘(yu) 元,幫扶資金6.5萬(wan) 元。

  “生態美村”。社區多渠道籌措資金16萬(wan) 元實施家庭改廁工程,切實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真正讓老百姓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已經啟動的巴吉居委會(hui) “美麗(li) 鄉(xiang) 村 幸福家園”項目,總投資2300萬(wan) 元,將由巴吉社區居委會(hui) 負責承建。

  守護好風景,迎來好光景。

  “讓社區更美,讓居民更富!”米瑪指著鮮花綠樹掩映下的別墅式民房說,“這一切,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和親(qin) 切關(guan) 懷!”

  “再唱山歌給黨(dang) 聽,幸福的歌兒(er) 獻給你,民族兄弟姐妹心連心,我們(men) 攜手和諧家園……”發自肺腑的歌聲,表達出了雪域兒(er) 女深切感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似海深情,不斷增強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堅定決(jue) 心和信心。(記者 益西加措 張宇 陳荷花 旦增 索央)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公路進山,帶動產業發展

    從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城出發,沿著迂回曲折的盤山公路,在高山峽穀與青翠密林間穿梭一個多小時,格林村一棟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樓房躍然眼前…… [詳細]
  • 以美麗心靈守護美麗家園

    放眼雅魯藏布江畔,綠色最動人心。在西藏山南市,雅魯藏布江綠色生態走廊生機勃勃。滾滾江水兩側,曾是茫茫沙丘;一代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築起了一道牢固的綠色長城。 [詳細]
  • 傳統古村,煥發蓬勃生機

    “年輕時重活兒做多了,老了以後腿就不行了。”西藏阿裏地區普蘭縣科迦村78歲的村民江白瑪老人坐在茶館裏,與老友喝著甜茶閑聊著,“4年前,家人陪我去拉薩做了腿部手術,手術費用全報銷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