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強吉村依托強欽莊園、強欽林卡、強欽酒莊和特色民宿等載體(ti) ,26名黨(dang) 員帶頭成立“強吉鄉(xiang) 村旅遊合作社”,積極打造集體(ti) 休閑、旅遊觀光、民宿民俗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旅遊景區,創辦民宿34家,實現年接待旅客5000餘(yu) 人次,創收42萬(wan) 餘(yu) 元,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吃上了“旅遊飯”。
桑日縣緊盯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深入開展“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作貢獻促振興(xing) ”等主題實踐活動320餘(yu) 場次,為(wei) 民辦實事好事170餘(yu) 件,惠及群眾(zhong) 1.6萬(wan) 人次。開展線上線下代繳代辦等便民服務629次,幫助 83 名群眾(zhong) 解決(jue) 看病難問題。
……
近年來,山南市立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探索實施“四大工程”,為(wei) 全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局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發揮示範引領——
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心骨”
山南市圍繞適應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任務、新要求,調整優(you) 化村黨(dang) 組織設置,健全組織體(ti) 係,實現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在農(nong) 牧區有形有效有力覆蓋。
曲鬆縣堅持把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工作有機結合,引導幹部嚴(yan) 格落實聯係點製度,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勇挑重擔、科學指導。各級黨(dang) 員幹部先後深入聯係點調研指導700餘(yu) 次,全麵指導推動“黨(dang) 群活動日”、基層陣地使用管理、基層社會(hui) 治理、經濟項目建設、群眾(zhong) 增收等工作。
山南市以建設反分裂鬥爭(zheng) 的橋頭堡、民族團結工作隊、群眾(zhong) 致富的帶頭人為(wei) 目標,評選出標準化“八星黨(dang) 支部”190個(ge) 。同時,分級分類打造基層黨(dang) 建示範點207個(ge) ,打造紅色美麗(li) 村2個(ge) 、“六個(ge) 基本”示範村61個(ge) 、“五共五固”示範村12個(ge) ,持續加強村級黨(dang) 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真正發揮村級黨(dang) 組織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心骨”作用。
築牢思想之基——
培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頭雁”
“現在黨(dang) 員幹部來得勤了,經常到家裏和我們(men) 交流談心,麵對麵開展政策宣講、送服務上門活動,他們(men) 與(yu) 咱們(men) 老百姓的心貼得更近了。”曲鬆縣曲鬆村群眾(zhong) 洛桑尼瑪說。
山南市堅持用好宣傳(chuan) 教育隊伍,確保黨(dang) 的創新理論講得透、落得實。將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書(shu) 記、大學生村官、基層骨幹宣講員等納入宣講隊伍, 常態化深入家庭院落、田間地頭、牧場帳篷等宣傳(chuan) 宣講。累計組建基層宣講隊伍300餘(yu) 支,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200餘(yu) 場次,覆蓋群眾(zhong) 1.6萬(wan) 餘(yu) 人次,擴大了黨(dang) 的創新理論覆蓋麵和影響力。
在組織建設上,全市從(cong) 村(居)優(you) 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中招錄(聘)公務員(事業(ye) 編製人員)13名,選派1268名優(you) 秀幹部參與(yu) 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shu) 記和大學生村官,招聘697名優(you) 秀高校畢業(ye) 生擔任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不斷充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力量。
同時,積極實施村主幹區外輪訓,舉(ju) 辦7期區外培訓班,培訓403人;舉(ju) 辦村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xi) 134期專(zhuan) 項培訓班,培訓1567人,不斷提升基層幹部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業(ye) 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建好活動場所——
築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陣地”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是村級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基本陣地,是聯係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重要窗口。推進活動場所建設是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
山南市堅持建、管、用結合,充分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凝聚黨(dang) 心民心作用,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陣地。
逐年加大市縣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zheng) 取援藏資金、社會(hui) 資本等支持,累計投入資金近15億(yi) 元,實現標準化活動場所應建盡建。
探索並在全市推廣“黨(dang) 群活動日”,創新開展文藝演出、技能大比拚等特色活動,實施村幹部“集中辦公日”,每周進行一次集中議事,梳理推進階段性工作,有效提升黨(dang) 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
壯大集體(ti) 經濟——
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動力源”
“黨(dang) 建工作的落腳點還是要增加群眾(zhong) 收入,集體(ti) 經濟強大才是關(guan) 鍵,才能真正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見實效、人民群眾(zhong) 得實惠。”桑日縣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山南市堅持由縣區統籌,把村級集體(ti) 經濟納入縣域經濟發展布局,整合人力物力財力,持續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
積極爭(zheng) 取中央財政支持,扶持村級集體(ti) 經濟項目46個(ge) ,整合強基惠民經費、黨(dang) 建工作經費、涉農(nong) 資金等,通過強村幫扶弱村,大力扶持行政村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
建立集體(ti) 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台賬,集中1年時間全麵清除集體(ti) 經濟“空殼村”,實現集體(ti) 經濟年收入5萬(wan) 元以上的村達72.9%。探索了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的“次麥模式”“滴新經驗”“西卡學模式”“共康村模式”等,大力推廣典型經驗,不斷推動村級集體(ti) 經濟聯合發展、同步壯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