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3時,西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迎客。新館包括陳列展示區、藏品保管區、休閑服務區、文物保護研究區、綜合辦公區等,觀眾(zhong) 最佳接待量為(wei) 7000人次/日。黃金麵具、雙體(ti) 陶罐、鐵柄銅鏡、獸(shou) 首銀壺、曲踏遺址……西藏博物館是高原文化的積澱。博物致知,進入西藏博物館,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吧!文/圖 記者 趙越
古籍、瓷器、玉器 館藏文物達52萬(wan) 件
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52萬(wan) 件,其中,珍貴文物達4萬(wan) 餘(yu) 件(套),類別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印章封誥、唐卡、古籍、造像、法器、瓷器、玉器、絲(si) 織品、雜項等十八類,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和科學價(jia) 值,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新館建成後,藏品保管區麵積和硬件設備全麵提升,文物保存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新館文物科技保護中心依托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西藏聯合工作站的平台優(you) 勢,設立唐卡工作室、古籍文獻工作室、金屬工作室、環境監測平台等,可開展文物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修複和數字化保護工作,打造以唐卡修複、古籍文獻保護、金屬文物修複為(wei) 主的特色文物保護示範基地。
此外,新館搭建了集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傳(chuan) 播、智慧保護、智慧教育、博物館基礎設施智慧化管理於(yu) 一體(ti) 的數字集成係統,強化科技支撐,大力發展智慧化博物館建設。
觀眾(zhong) 早起排隊等候入場 新館設有兩(liang) 個(ge) 基本陳列
目前,新館設有兩(liang) 個(ge) 基本陳列。《雪域長歌——西藏曆史與(yu) 文化》展覽,展品2000餘(yu) 件(套),其中300餘(yu) 件(套)文物為(wei) 首次對外展出。展覽時間線縱向綿延數萬(wan) 年,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宗教等眾(zhong) 多領域,是首次將西藏地方史與(yu) 中國國家史進行全麵貫通的西藏通史陳列,是對西藏曆史與(yu) 文化的生動展示。
《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覽,展品數量700餘(yu) 件(套),其中近300件(套)為(wei) 首次對外展出。展覽通過衣食住行闡釋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態,展現天地大美的自然風光,表現西藏民俗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融性和時代性特征,使觀眾(zhong) 對西藏各民族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文化傳(chuan) 統、審美意識、價(jia) 值觀念等有深入的了解。
10時左右,廣大市民、遊客便在西藏博物館門外排起了“長龍”。13時,西藏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這是自2017年改擴建工程啟動後,該館迎來的首批觀眾(zhong) ,來自江蘇省蘇州市的陳芃璋小朋友有幸成為(wei) 了當天第一位入場觀眾(zhong) 。“這是我跟著爸爸媽媽第一次來西藏旅遊,聽說西藏博物館開館後,媽媽便帶著我來參觀展覽,開闊眼界!”8歲的陳芃璋話語間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在博物館內(nei) ,《雪域長歌——西藏曆史與(yu) 文化》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西藏大學學生梁雪晨不禁發出感慨:“漫步在西藏博物館新館裏,我和朋友們(men) 都感到很震撼!以前,我們(men) 從(cong) 課本中獲取曆史知識。今天,我們(men) 可以親(qin) 眼看到反映曆史的一件件文物,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探索青少年教育服務 新館打造兒(er) 童體(ti) 驗館
新館加大對青少年教育服務的探索,利用博物館資源為(wei) 西藏中小學研學教育提供全新平台,建立了以5—13歲少年兒(er) 童為(wei) 主要受眾(zhong) 的兒(er) 童體(ti) 驗館。場館圍繞“愛同胞、愛家鄉(xiang) 、愛祖國”的主旨思想,通過擁抱自然、祖國的花園、傳(chuan) 承文化、對話曆史四大版塊,設置豐(feng) 富的多感官互動體(ti) 驗展項,開展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和培育青少年樹立與(yu) 中國夢同心同向的理想。
“我從(cong) 電視上看了‘三星堆’發掘直播節目,對曆史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後來,自己也閱讀了西藏曆史相關(guan) 書(shu) 籍,覺得非常吸引人。今天,我們(men) 來到了煥然一新的西藏博物館,通過參觀展覽,對曆史有了更生動的感受。”拉薩市第七中學八年級四班曆史課代表旦增羅布說。在兒(er) 童體(ti) 驗館“對話曆史”版塊中,學生們(men) 可以戴上手套親(qin) 自觸摸文物仿製品,“零”距離與(yu) 文物對話。
新館實現全方位提升 滿足對美好生活需要
西藏博物館新館內(nei) 設有文創體(ti) 驗館、4D影院、多功能廳、書(shu) 屋、觀景平台、高原醫務室等公共服務設施,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優(you) 質的文化休閑空間。作為(wei) 博物館參觀的最後一站,文創體(ti) 驗館設計推出了一係列兼具館藏元素和民族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實現觀眾(zhong) “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的願望。
通過場館建設、陳列展覽、教育服務、休閑設施的全方位提升,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觀眾(zhong) 感受來自“高原城市會(hui) 客廳”的誠意與(yu) 溫暖。據悉,西藏博物館新館開放後,將繼續發揮文博單位獨特優(you) 勢,推動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加強文物價(jia) 值闡釋傳(chuan) 播,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