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少崗鄉(xiang) 朗巴村,村口幼兒(er) 園裏的孩子們(men) 在嬉鬧玩耍,村黨(dang) 群活動中心內(nei) ,10多名村民正隨著歡快的音樂(le) 翩翩起舞,農(nong) 田裏,青稞如綠毯般鋪展,煙雨中的村莊處處充滿生機。
“我們(men) 村是康馬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試點村,圍繞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村裏正在進行基礎設施改善提升,工程完工後村子將會(hui) 更加美麗(li) 宜居,旅遊助力村民增收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朗巴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卓瑪介紹,朗巴村示範引領建設項目總投資3400萬(wan) 元,包括新建休閑林卡、倉(cang) 庫、垃圾房、汙水處理站,鋪設排水管道,改造民居風貌等工程。
“現在,民居風貌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外牆貼石片、製作手抓紋以及顏料選擇等,都沿襲了康馬縣傳(chuan) 統建築風格,改造後的民居將成為(wei) 特色民宿。”康馬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工作人員普布紮西告訴記者,“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實效的原則,改造工程不僅(jin) 外修‘顏值’,還內(nei) 提‘素質’。接下來,還要對先期參與(yu) 民宿經營的10戶家庭進行客房裝修、廁所改造等,以滿足遊客住宿需求。”
去年以來,朗巴村村民普倉(cang) 就一直為(wei) 自家開辦民宿在做準備,包括收拾整理曾經堆放雜物的房間、接受酒店服務管理培訓、學習(xi) 烹飪技巧、外出參觀學習(xi) ……對做好遊客接待工作,她已經胸有成竹:“我現在可以製作40多道特色菜肴,每天都按照培訓時的要求練習(xi) 接待用語和房間清潔整理。”
普倉(cang) 的父親(qin) 拉巴頓珠是朗通莊園的管理員和義(yi) 務講解員,他也在不斷豐(feng) 富完善朗通莊園的解說詞和遊覽路線,以更好的姿態迎接遊客。“朗通莊園有600多年的曆史,是我們(men) 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最主要的資源。”拉巴頓珠介紹。
“朗通莊園是一部展現舊西藏社會(hui) 曆史的百科全書(shu) ,一間間房屋及陳設真實展現了舊西藏農(nong) 奴主和農(nong) 奴的生活狀態,多幅畫工精美、色彩鮮豔的壁畫融合了藏漢等多個(ge) 民族的文化藝術元素,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印證。我們(men) 要讓文物活起來、講故事,讓廣大遊客更直觀地了解西藏社會(hui) 發展的跨越式進程。”康馬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貢布多傑表示,康馬縣自古以來就是西藏對外商貿要道之一,如今更是G219精品旅遊環線上的重要節點。
據介紹,除了極具藏式建築特色的朗通莊園,康馬縣還有少崗摩崖石刻群,集雪山、湖泊、草原於(yu) 一體(ti) 的崇巴雍措,有1200多年曆史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南尼果諧以及豐(feng) 富的地熱資源等,發展全域旅遊的條件得天獨厚。
“不僅(jin) 要整合利用好自然資源,我們(men) 還將用本地石材製作器皿烹製特色美食,開發‘嘎姆果日’青稞酒產(chan) 品以及特色酒器,利用民族服飾和婚俗資源開展藏式婚慶體(ti) 驗活動,遊客到康馬縣可以參與(yu) 看莊園、住農(nong) 家、泡溫泉、品美食、觀非遺、體(ti) 驗民俗等多種活動。”貢布多傑說。
圍繞鄉(xiang) 村旅遊發展的一係列建設,正在康馬縣如火如荼進行。朗巴村村民旦增對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今年年初,他承包了村裏的林卡自主經營。“生意很不錯,自家人忙不過來,我還請了兩(liang) 個(ge) 村民來幫忙,每人每月給4000元工資。等我們(men) 村改造提升工程結束,相信前來遊玩的客人會(hui) 更多,生意會(hui) 更紅火,到時候我一定要多吸納一些村民就業(ye) 。”旦增說。
“我們(men) 將農(nong) 牧業(ye) 作為(wei) 基礎產(chan) 業(ye) ,旅遊文化作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水、草、石等作為(wei) 特色產(chan) 業(ye) 重點打造,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布多傑介紹,下一步,康馬縣將繼續整合資源,打破產(chan) 業(ye) 界限,走融合發展之路,不斷拓寬百姓致富渠道,努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跑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速度”,跑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接力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